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显微镜结构(初中生物「认识显微镜构造」)

显微镜结构(初中生物「认识显微镜构造」)

显微镜结构(初中生物「认识显微镜构造」)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3.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

显微镜结构(初中生物「认识显微镜构造」)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3.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4.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5.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

6.粗准焦螺旋: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7.细准焦螺旋: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8.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9.目镜:放大物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0.物镜:放大物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要努力把每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记清楚哦~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镜头的区别和使用

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对光和亮度的调节

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亮大凹面镜暗小平面镜

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以上就是(显微镜结构(初中生物「认识显微镜构造」))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