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个人与社会,唯物主义中的唯心

个人与社会,唯物主义中的唯心

个人与社会,唯物主义中的唯心

然而为什么还是会有人好像,自己就从社会中割裂出来不是社会的一部分,而社会还需要专门的“去接触”?处在“社会”中好像自己就高人一等了?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判断就仿佛是由自身在形成胚胎的时候系统就会给你设定好一样,去吹嘘自己自己个人的能力有多么强大、个人的判断又多高明。

我哪怕坐在家,就只接触到非常有限的事物,我依然逃脱不了社会对我的影响,依然处在社会当中。

我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苦思冥想一个月,我塔玛吃饭的米还是农民伯伯帮我种的呢。

我就是把自己关在深山老林里隐居,吃喝都靠山,那塔玛地区和平还是靠整个社会来维持的呢。

不管一个个人他成就是高是低,做人是平凡是光亮,是善良是为恶,是靠谱是推脱。这都是周围的社会塑造出来的一个人,人类这个物种生存的机制就是如此,成就也好罪恶也罢,从单纯生物的角度上来讲根本都没有这种概念。

昨天一个老师就很有意思的觉得,自己现在的这些成就,就是当初“抵抗”社会,跳脱社会对他的影响,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而做出的选择(所以自己很伟大,当然他肯定不承认他自己对自己其实是这种看法)。

非常唯心的把社会对其的塑造对其的堆砌给抛之脑后,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在经历了所谓“社会的历练”,之后跳脱在“社会”之外的选择,而把作出这判断的原因全部归结给自己。

其实这就很奇怪,他知道是社会使得他成长,但却会觉得自己在某些人生路口上的判断,需要的判断力,不是社会造就的。

而社会除了他自己去选择接受的所谓“社会的历练”以外,好像全都是负面的,不需要的,甚至会毁坏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谓“判断能力”都是由社会一点一滴给人塑造出来的,自己拿着甚至在使用甚至使用的很好的宝物,却全然没有一丝对其的感谢感激,认为这一切都因为“是他才能做到”。

谈不上对他人价值追求的批评,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每个人又有不同的见解再正常不过了————也并不,我会想要在当时作出与这位老师沟通这件事情的这种行为,现在想要找个可以发屁话的地方打下这些屁话,也就是我认为他的这种的思考方式带来的自私自利、自大自负,虽然对他人没有危害,甚至还可以说他在为人表率上做的很好,但这本质还是非常鲜明的体现在了他的身上,至少在我看到了,自以为看到了的情况下还是忍不住想要多管闲事一下。就好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人在看待问题是能够多一个角度,但是具体作出什么判断还是让他自己选择,比一味的去告诉他人:“您要与人为善、您要建功立业”,这种做法要更加实际和本质的多。

可能这也是一种“唯心主义”,但“心”的本质也就是对社会复杂的堆砌造就出来的“人”的简单方便的“概括”。

那我既然感受到“内心”的这种诉求,去做些不敢称之为“行动”的纯粹是为了自我满足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位老师在与我争论时评价到我这种看法是典型的“宿命论”,这点其实十分之准确,但显然他心目中的“宿命”,与我心目中的“宿命”并不能划上等号。

就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人们怎么知道“改变命运”不是这个人“命运”的一部分呢?

宿命不是说不需要“自我思考”,过着满足兽性的生活、随波逐流的生活。而是包括了更多的东西,更多的选择和思考在其中,思考和选择难道不是“宿命”的一部分吗?

不要太狭隘的去看待命运了,那不是可不是命运。

以上这些屁话本身也只是我个人在物质构成的世界为了能坦然的面对内心的冲动而编出来说服自己的说辞而已。反正这也谈不上有什么耐人寻味的深刻思考或是高瞻远瞩的宏观视角,不过只是发在这儿给自己看看满足一下自己的文字而已。

以上就是(个人与社会,唯物主义中的唯心)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

86%的人还看了:致命的优拉耶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