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向黎巴嫩拨出紧急款项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兼黎巴嫩问题副特别协调员罗奇迪6日表示,应对星期二爆炸后的危机需要各方的支持,以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兼黎巴嫩问题副特别协调员罗奇迪6日表示,应对星期二爆炸后的危机需要各方的支持,以克服危机对黎巴嫩人民和国家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她重申了联合国秘书长在这一困难时刻向黎巴嫩提供支持的承诺。

罗奇迪将从黎巴嫩人道主义基金中拨出900万美元,用于满足该国当前的紧急人道主义需求。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兼人道事务副秘书长洛科克表示将从中央应急基金中拨出更多资金,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并帮助加强现有医院的能力。这将包括在需要时扩大和建立额外的重症监护室,并提供创伤包、呼吸机、医疗用品和药品。

许多卫生组织已经开始采购医疗设备和用品,以支持当前的应急行动。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提供援助,为遭受玻璃和爆炸产生的其他碎片造成的烧伤和创伤的人提供1000次创伤干预和1000次外科手术干预。

世卫组织报告称,爆炸导致三家医院无法运转,另外两家医院遭受了严重破坏。由于损坏,大约500张病床失去了使用能力。

联合国正在与黎巴嫩卫生部协调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卫生部门的现有能力、物质需求和运行差距。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正在部署包括国际搜索救援咨询小组和联合国灾害评估和协调小组专家在内的快速增援小组,以协助应对紧急情况。

由于贝鲁特港无法运营,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正寻求调整物流网络,以确保持续运营。人道主义物资可能会通过的黎波里港转运。这一变化可能会对一些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的黎波里港的吞吐量低于贝鲁特港。贝鲁特国际机场仍然对客运和货运航班开放。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报告说,它正在继续评估星期二在贝鲁特爆炸中受损的海事工作队船只。特派团领导人今天在贝鲁特港参观了这艘船,并看望了在首都和赛伊达医院受伤的孟加拉国维和人员。爆炸发生后,共有23名来自孟加拉国的联黎部队维和人员被送往医院,其中18人已经出院。两名维和人员仍处于危急但稳定的状态。

联合国特派团继续与黎巴嫩当局保持接触,并重申愿意支持黎巴嫩当局和人民处理爆炸善后事宜。

据悉,许多卫生组织已开始采购医疗设备和用品,以支持黎巴嫩。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提供援助,为烧伤和遭受创伤者提供1000次创伤干预和1000次外科手术干预。世卫组织此前报告称,爆炸导致3家医院无法运转,另外2家医院遭受了严重破坏,大约500张病床无法使用。目前,联合国正在与黎巴嫩卫生部协调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卫生部门的现有能力、物质需求等等。

当地时间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37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5日在最高国防委员会会议上称,爆炸是2750吨硝酸铵在港口不当储存6年而引起的,他还呼吁成立调查委员会,在48小时内调查爆炸起因,确认事故责任。黎巴嫩政府5日宣布在贝鲁特实施为期两周的紧急状态,由军方监管安全措施,同时将贝鲁特港自2014年以来所有监管和守卫仓库的官员进行软禁。黎巴嫩国家通讯社 NNA6日援引当地司法部消息人士的话称,黎巴嫩政府在对贝鲁特港口区爆炸案进行的第一阶段调查中,已逮捕16名涉事人员。

爆炸之后,马克龙突然造访贝鲁特

爆炸浓云在逐渐散去,但贝鲁特仍在悲愤与胡乱中燃烧。贝鲁特人说,大爆炸震碎的不仅是当地的房屋玻璃,更是黎巴嫩人的内心,碎片将逐渐扫去,但心头的碎片将永远隐隐作痛。

爆炸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对黎巴嫩表示慰问,提供各种援助,据报道率先发去慰问电和提供紧急援助的是法国。两天后的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取消原定休假计划,紧急赶赴贝鲁特,黎巴嫩总统奥恩亲自到场迎接。一天的行程中,马克龙风尘仆仆,不仅到爆炸现场察看慰问,而且与黎巴嫩总统奥恩、总理迪亚卜、议长贝里以及黎巴嫩各方政治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协调国际援助,并对黎巴嫩局势发表了看法。

马克龙在个人推特上发文表示,“黎巴嫩并不孤独”。马克龙呼吁黎巴嫩政界进行一次“政治改革”,承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强调如果改革不进行,“黎巴嫩将继续沉沦”。他指出,黎巴嫩正陷于一场“政治、道德、经济和金融危机,黎巴嫩民众是这场危机的第一个受害者”。面对当地抗议示威群众,马克龙强调法国将继续对黎巴嫩提供救援和善后援助,但法国的援助是提供给黎巴嫩人民的,他将竭力避免这些援助“落入腐败之手”。

马克龙的贝鲁特之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凸显了马克龙本人以及法国在黎巴嫩灾难之际的同情援助之态,因而博得国际舆论好评与当地很多民众的点赞。黎巴嫩有舆论指出,相比之下,马克龙更令人尊重;因为在爆炸事件发生两天后,黎巴嫩“甚至还没有部长或其他政府官员向黎巴嫩人民道歉,没有人愿意去医院看望受伤人员,或调查对居民区的破坏情况,表示给灾民提供援助”。也许,黎巴嫩当局很忙,也许他们有说不出的苦楚。

内忧外患,黎巴嫩成为西非火药桶

黎巴嫩总是那么苦难深重。这个国家很小,却从不缺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乃至震惊的新闻,而且常常滴着血和泪,含着苦和涩,甚至冒着暗杀和战争的火药味。

黎巴嫩的悠久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从自然禀赋讲,这个国家并不富有,粮食和能源等基本都要靠进口。但黎巴嫩扼守着亚非欧三大陆的战略要道,也因此成为各国必争之地。古代历史上,黎巴嫩相继受到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的统治,7至16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多国军队入侵占领,多个民族纷至沓来,多种宗教文化交汇博弈。

1943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国家权力的分配达成协议:黎巴嫩的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议长和总理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担任,这种政治和宗教权力格局延续了多年,但政治与宗教势力的争斗博弈不会简单地按照这种分配协议进行。

近代以来,随着黎巴嫩人口结构变化,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者增多,国家权力的分配出现争议,由此暴发了各种冲突和危机。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了一场持续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东战争的爆发,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被迫转移到黎巴嫩,巴以冲突的加剧,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军事打击和对黎巴嫩南部的占领,黎巴嫩真主党的不断反击……一幕又一幕惨烈的冲突与战争,在黎巴嫩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屡屡上演。

除此以外,黎巴嫩还被北部邻国叙利亚盯上,使得黎巴嫩局势更加复杂动荡。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贝鲁特圣乔治湾附近的一起汽车爆炸袭击中身亡,暗杀事件激起了一系列游行示威,最多时人数多达100多万人。在民众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压力下,叙利亚被迫于2005年4月26日按照联合国决议自黎巴嫩撤军,从而结束了对黎巴嫩长达29年的直接干预。

宝,喜欢(联合国将向黎巴嫩拨出900万美元 联合国向黎巴嫩拨出紧急款项)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