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转载 (我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

转载 (我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

转载 (我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 所以每次我跟新认识的人说,我是北师大心理学的,很多人会觉得,哇,好厉害啊,全国第一的心理学。如果遇到的是我觉得可以探讨的人

转载 (我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

所以每次我跟新认识的人说,我是北师大心理学的,很多人会觉得,哇,好厉害啊,全国第一的心理学。如果遇到的是我觉得可以探讨的人,我就会反驳说,不,真的真的,没什么厉害的。并且反驳的时候反而我会觉得很惭愧,惭愧于自己浪费时间在心理学部,惭愧于自己或许将来也要用心理学去糊弄别人——就像别人已经被北师大心理学部的名头给糊弄了一样。

所以我即便非常非常舍不得心理学,并且始终抱有很大的热情,我依然决定要暂时放下,然后跨专业。因为我不能说服我自己去信仰一个我认为存在很大问题的体系。我不能接受糊弄自己,糊弄别人。——糊弄自己来得到别人的认可,世界的承认,会让我觉得人生非常空虚和糟糕。

所以问题究竟在哪?皇帝的新衣在哪?

我首先从北师大的课程设置开始说起吧。北师大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际上被分为几个层次,第一是专业必修课,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基础,包括有心理统计,心理测量这样的技术课,也有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等理论课程。第二是专业选修课,像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儿童认知与情绪发展这些涉及发展,咨询,工业等分支方向的课程。

上上周,年级里一个朋友刚跟我抱怨心理学部的课。她马上要去美国学计算机了。她抱怨的点是“不实用”。因为北师大所教授的内容不能够真的去帮助到别人,不能够哪怕改变这个世界一点点。所以她非常失望。我很理解也尊重她的真实感受,但也明白这指的并不仅仅是学术和应用的冲突。因为毕竟像文学和哲学也有帮助别人,改变世界的力量。仅仅“不实用”,不足以概括问题的本质。

问题首先出在课程内容的重复。

比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重复的。这种重复和文学院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存在的重复不一样。因为这四门课涉及到的可以说是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绝大部分流派,以及现代纷繁理论的根源。因为除此之外,像心理测量,心理统计,涉及到的是心理学实验的技术性问题。而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涉及到更多生化方面的知识。

这种重复之所以毫无必要,是因为每门课还是按照分门别类,各个流派曾提出过的理论,一遍,两遍,三遍地过。这种教授方法不会提到这些理论是从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更大的心理观,不会提到这些观念是受到了哪些思潮的影响,不会提到这些理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产生。课上只是介绍一些现象,然后有一些什么理论来解释这样的现象。普通心理学如此,发展心理学如此,人格心理学如此。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问题。反应出来的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体系模糊不清,并且也没人在乎是否有个体系。

但是有没有个体系很重要。如果没有论战,没有思辨,没有思考性的内容。所有一切做的实验,都会成为培根所说的“市场幻觉”。即,我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了,我给它命名了,我就知道它了。

举个例子,也是大众现在非常熟悉的,也跟我毕设有关的:亲密关系。现在稍微看过一些心理学科普的,都会知道成人依恋类型,焦虑型啊,回避型啊,安全型啊。这就跟星座和九型人格一样,流传很广,因为可以很简单地满足大家对于给自己打上标签,或是解释生活痛苦的渴望。但是这很危险,因为成人依恋类型不像星座,不像九型人格,成人依恋类型的背后是真的有文献在支撑的。所以大家觉得这是科学的,心理学从业者也觉得这是值得宣传的,于是很多人觉得,这就是“真实的”。

但是我现在告诉你,这不是真的。这个理论,这个类型,它不是要告诉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是在帮助你,在长长的了解自己的路上,迈出那么一小步,就那么一小步。它是一个中介,是一个桥梁,是一种变换了的真实,但不是真实本身。所有从客观指标来了解心理的,都是中介的。它们都不是最后的,整个认识活动应该要认识的对象。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是现代心理学在不断地自我阉割。第二,是因为大家满足于做实验,发paper,用实验结果来解释某个现象,满足于这样的一个公共对话平台。

现在,即便是大一刚进来的学生,在受到学院心理学的氛围熏陶下,都可以急冲冲地去跟别人科普说:“心理学不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早就不是弗洛伊德那一套,现在的心理学是科学的,实证的。”在心理学内部鄙视链中,精神分析在最底端,是被踩在脚下的。

我能理解这种变化趋势,并且荣格也曾经预言过,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科学精神作为时代精神,这种科学心理学将会兴盛,自己的理论或许会被人遗忘, 被人贬斥(出自《心理学与文学》)。这种变化无非是当代心理学一门心思想要不断地科学化,再科学化,朝着“自然科学”的方向努力。因为在当代,自然科学就是优势于人文社会科学。

因此,无法被科学化,无法被纳入科学实证体系的精神分析,自然而然被贬斥,以至于渐渐被剔除出了“心理学”的领域。(哪怕人本主义流派都热衷于实证,明哲保身)。所以学院里不会教授精神分析。甚至可能几乎没有老师懂得精神分析的内容。

但是这是一件后果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

因为精神分析可以说是心理学领域中唯一的哲学性思想。精神分析打一开始就不是想朝着当代所谓的科学心理学的方向发展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和近代哲学流派关系密切。而当代科学心理学抛弃了它,剔除了它,实际上不仅仅是丢掉了精神分析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完全割裂了当代心理学和哲学联系。

心理学特殊之处在于它研究的不是诸如物理,化学,生物所研究的这些自然存在的事物,它研究的也不是如金融经济这样的社会存在。它可以有研究生理基础的一面,但是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割裂和哲学、文学这样人文领域的联系。

如果割裂了,它就会自我消解,消解成为医学,生理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将不复存在。就像荣格曾在将近一百年前预言的一样。

并且更近一步的是,这种割裂会影响心理学专业学习者,从业者的思维,不仅仅是陷入“市场幻觉”之中,而且会进一步造成心理学学术和心理学应用,尤其是心理治疗之间无可弥合的裂痕,并且这裂痕还会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代科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对立,实际上可以类比于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当代的心理学科研,不管做什么样的实验,实际上都在有意无意地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研究问题并进而的出结论。即便是在发展心理学,即便一开始提倡人的主动性,到最后实验做出来依然不得不从环境的影响,从人的解释体系,从环境、基因等等因素影响人的主动认知来解释。

因为科学的体系就是这样的。你必须有自变量,因变量,必须研究因果关系。你不可能去说环境和个体,自我和他人,就像挤在一个玻璃盒子里,互相挨着的肥皂泡一样,此长彼消,互为因果,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没办法被科学化。因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哲学。

你不能因为一个哲学思想没办法实证化,而说这个是错的。即便这个哲学思想披着心理学的外衣。但是贬低,排斥精神分析,确实就是国内学院派的趋势。

这种想法的趋势会影响到学术研究者,甚至于心理咨询师。在豆瓣上我都看见了好几个咨询师,致力于去寻找心理问题的“社会结构暴力”的源头。他们听了很多来访者的痛苦,并且觉得自己感受到了痛苦,并且进而认为,这些痛苦并不是靠来访者自身可以解决的,这些痛苦的源头是来自于社会结构暴力。来自于不平等,不公正,来自于歧视,等等。

他们会寻找一切外部的,静止的因素变量,来解释个体的心理。他们非常自然地,放弃了个体能够主动选择,能够拥抱自由的能力。

这种想法所进行下去的研究,不会带来更多的心理学上的真实。这些研究得出来的结论都只是工具。然而在割裂了心理学与哲学的联系之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从业者将这些工具当做了真实本身。

人本主义实际上就是阉割后的精神分析。它保留了精神分析中动力性的观点,却不对这个动力性作出任何解释,只是相信天然地相信人有这种积极性建设性的力量。并且人本主义拥抱了实证科学,于是它越来越流行。而精神分析被抛弃的内容,这些对于历史,对于动力性因素的解释,之所以那么重要,不是因为你的过去决定了你,不是因为你的原生家庭决定了你,而是你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你的历史做出解释,你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你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做出解释。这不代表着历史发展有着固定方向。你永远有选择未来的自由。

在这种状况下,心理学院校的科研唯一取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北师大心理学部从大一开始就试图将所有学生培养着学术研究者,并且极不鼓励将心理学应用于外界。所以北师大心理学部才会设置了“科研学分”这个部分(北师大其他学院是“科研实践学分”,即科研与社会实践二选一。但心理学部两个都要做)。目的就是:1.要么,你去某个导师的课题组帮忙打下手,为发paper出力。2.要么,你自己来发paper。

所以在某次学业座谈会上,有同学问专业课的教授,说觉得自己好像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年轻的教授们摸摸鼻头笑笑,说,不要担心,自己本科好像也没学什么,就是学会了怎么做科研的方法吧。

但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一门只教授如何做科研的方法,而没有其内容的学科,其存在本就非常吊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直接让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来做不就好了。

在北师大的四年,我听过有很多文院,史院,哲院老师的课,我知道有非常多优秀的老师,并且他们的课非常精彩。这种精彩不仅依托于他们自己,还依托于整个学科的蓬勃和繁荣发展。但是在北师大心理学部,我没有听过精彩程度可以比得上文史哲学院这些老师的课。

所以我不建议这几类人在本科时选择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想要跨专业做心理学学术的也可以参考:

1.不在乎读什么专业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读一个未来就业更好,工资更高的专业。

2.对神经科学,脑科学感兴趣的。既然如此,本科专业选择生物,医学,内容上会更贴近,比心理学更好。

3.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当然直接选计算机或者数学。

4.想要从事临床,对精神病方面感兴趣的。本科选择临床医学,不要选心理学。心理学不管这方面。并且没有处方权。

5.跟我一样,想要通过心理学更多地了解自己,帮助别人,了解这个世界的。那么绝对不要选择心理学。理由在上面整篇文章都说了。不仅不会有助于你,还会有损。

★ ★ ★ 评论 ★ ★ ★

※ 认同这篇文章中的所有理论,这里面有着我当时在复习考研心理学的所有痛苦和不解,当时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考研的目标是期望能够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结合心理学做出一些自己认为好的研究,但终于被心理学的考研资料所折服,全都是背诵全都是毫无体系的理论,全都是模糊不清的原理,唯一让我觉得有用的统计分析学又完全和教材上的各类理论对不上,我从未见过这么混乱的学科,理论上在探讨着心理学对于生活中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犯罪或是儿童心理的各种理论,实证上都是完全吊诡的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的结果也完全没有办法去与理论做有效的对应,实在是复习得太痛苦了。

※ 想考研到心理学做心理咨询没有问题,但是前提是尽量了解好全面的信息。比如我不会推荐北师大的心理咨询,因为确实不够好。而且心理咨询的研究生文凭也只是为了一个资格证而已。不要太觉得你可以从研究生读的学校里收获什么。更多的要靠你自己去学习,去探寻。

※ 本科最好选择基础学科,如果真的想探索真知的话,因为学科分类本是就是阉割,特别是人文学科。关于你讲的问题,在荣格的书里他也提到,我觉得荣格的心理分析是十分具有疗愈力量的。但是在哲学的学科领域,荣格的地位是十分微妙的,他又仅被视为是心理学家,也就是说他并不被看作哲学家。

※ 现在很多实验性的结论是不能指导心理咨询的,甚至取消它的合理性……而且另一方面,很多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导的心理咨询又是有治疗性效果的。

※ 在一系列实证研究里面,精神分析不是贡献小,反而是与预期相反,疗效仅次于人本主义疗法。疗效最小的是基于学习理论的疗法和认知疗法。

※ 专注于关系的人本主义疗法,实际上并不是新理念,真诚,无条件关注,其实这些在像比如荣格文集里面,都是放在角落里,两三句话就带过去了,或者是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阐述的。相比于精神分析提出的其他的更有标志性的理论,这些自然而然就被忽略了。所以我才说人本主义是被阉割的精神分析,因为本来就是一体的。

※ 心理学、抑郁症诊断和治疗、还有很多其他最近数年疯狂崛起的学术和研究,都充满了大量华而不实的东西。

※ 科学心理学,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像科学而已。本科不要学心理学,国内本科心理学很糟糕。真想从事研究,考研去,本科还不如学点外语、计算机、数学等。精神分析,无法测量,但不等于不科学。神经精神分析、进化临床心理学等,未来需要的是多学科的交叉与合作。

这现象也不是北师大的特例吧。1.有些年轻老师,缺乏深刻的理论素养,更倾向于高级技术工人的身份,熟练地运用应用统计学、计算机软件等定量研究方法,熟练地跟从国外前沿做一点微小的“常规科学”的工作,熟练地纵向讲授某一课题的知识,而缺乏横向的、历史的思维,缺乏对理论根源的深刻理解等。像心理学简史这样的课实际上相当难讲,但好像授课者自己却很随意。2.作者其实更偏向于精神分析等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而相对较少提及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生物学新取向对心理学的贡献。问题的核心不是什么“心理学变得不纯粹”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化了”,而是心理学缺乏宏观的统筹视角呢?这些问题都不是4年就能想通的。

※ 现在正计划考协和的临床医学试点班,估计竞争会很激烈,也不知道能不能上岸。但是没办法,现在流的泪都是选专业时候脑子里进的水。协和新开的试点班,允许本科非医学的人报考,卫健委特批可以发医师资格证,算是有个补救的机会。

※ 两点内省:学习就是素材累积和内化的过程。至于日后能否将素材做成诱人的菜品或者对症的药单,全在于个人的思索。这一点是任何学校都教不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面对各种问题,应用各种知识要素给出答案的过程。这也是学习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外授给不了得,但是外授可以训练如何进行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即创造新知识)。

※ 工作之后发现本科学的东西用不上太正常不过了,因为大学不是专科院校,不是直接培养就业人才的,而且工作之后更要学习,终生学习。

※ 课程的重复确实存在。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太过夸张,我以为重复的比例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重复有必要吗?我认为重复是相当必要的,而且这些重复并不应是低水平,而应是类似理念的跨领域迁移。教育心理学里提到过螺旋式教学,核心知识在不同领域中螺旋上升式教学的方法是被普遍接受的教学法。

※ 华南师大读了四年本科,感受是类似的。后来读了个硕士,对国内心理学教育就没抱希望了。

※ 康德讲物自体不可知,柏拉图说这个世界就是个洞穴喻,极端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建构的,都说的是我们认为真的东西先天的都局限在了我们感官之中。那要因为真不可认知就放弃认识了吗?现代心理学对此采用了一种实用主义的立场,假如某个概念在某个现实剖面是有效的,那我们就承认它并使用它。

※ 认知哲学这一子领域有很多心理学家的工作。皮亚杰关于认识论的原著其实是一本哲学著作,比较有名的,像侯世达、搞道德哲学的乔纳森海特、讲尼采的龙虾教授,都有很多和哲学的联系。不是抛弃了精神分析就抛弃了哲学,而是精神分析本身的不可证伪阻碍了在其上做出更多更复杂的工作。精神分析说的简单一些,其实就是幼年经历决定了你认识事物的框架,也就是早期影响晚期,可意象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没法证明的。这就导致了精神分析的继承者几乎每次都抛弃上一代人的意向和观点,而选用新的。也因此很难产生科学那样的累积效应。

※ 本科所学的教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也不大,花四年时间学习一个技术性不强,且大、空、泛的专业,我觉得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当然,这些道理是在毕业后遭受社会的捶打之后领悟到的。

※ 1.教学和课程设置糟糕是国内教育体系的锅,和心理学无关。2.科学和人文的割裂的确越演越烈,但四年本科的学长仍然还是能让你比其他人在心理咨询的路上走得更通顺些。3.心理学不保证学习者能自我了结,就像经济学不保证你财富独立,管理学不保证你能统领团队一样。

※ 我国学科建设的积弊在于弥漫着一种唯科学,唯“实用论”的沙文主义与短视的氛围,社会学内大量流行芝加哥式实证调研也是如此八九不离十的处境,数不清的干瘪的理论,硬塞在脑子里,却不让你消化。他们只要结果,只负责「抽查」。我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都要被磨光了。

※ 心理咨询也和大脑扫描扯上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已经是完全的主流,因为探索到大脑层面的研究才好发paper……

※ 观点不认同,但欣赏你认真思考的努力。

※ 我不是完全同意作者的论据,但同意最后的论点。千万不要来北师大读心理学!!!

※ 我在读一个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除了全国Top5,非常不建议学艺术的的同学读非艺术学校的艺术专业,简直坑爹。不过竟然读了,就好好走完这段路,为接下来做准备……危机中就有转机。

以上就是(转载 (我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