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元朝名人!(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元朝名人!(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元朝名人!(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元朝 1271年-1368年 ,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 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一世元世祖忽

元朝名人!(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元朝 1271年-1368年 ,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 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一世元世祖忽必烈;二世元成宗铁穆耳;三世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四世元英宗硕德八剌、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明宗和世琜、元文宗图帖睦尔;五世元宁宗懿璘质班、元惠宗妥懽帖睦尔,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一、元朝国号的由来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国家的名字。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 朝代名称。国号怎么定的呢?《论语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说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这些朝代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国号呢?这些国号又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元朝为何取得最霸气?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元朝国号全名为大元大蒙古国。元朝的汉文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蓬勃盛大的乾坤元气,是万物开始的动力源泉,气贯天地啊!蒙古最初没有规范的国号和年号,通常以族名为国号,纪年则以动物名,如“兔儿年”、“龙儿年”之类。1260年春,忽必烈登上汗位时,刘秉忠就上书,建议“建元纪岁”。蒙古原来一直是由部落组成,建立了元朝当然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合汉族文化,以便统治国家。1206年成吉思汗在各部贵族参加的大会上被选为蒙古的大汗后,所建立的新国家名为“也客.忙割勒.兀鲁思”,意即“大蒙古国”。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至元八年 1271年11月 农历由刘秉忠领衔奏呈忽必烈,建议改国号为“大元”。忽必烈采用了改元建议并颁布《建国诏》。《建国号诏》是至元八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 公历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发布的改国号并且称帝的诏书。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在原有国号大蒙古国上增加大元,是大元大蒙古国,元世祖忽必烈从大蒙古国大汗变为大元大蒙古国大汗。《建国号诏》: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利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於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

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一步。1271年11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从《易经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句中,取“元”一字,意思是大、首,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自此,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诏》。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已经不只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经十一帝98年。但也有人认为,“元”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人还认为“元”与佛教有关。

那么,忽必烈是基于什么依据称其祖先霸业具有开创性的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元朝的确做到了许多此前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的事,例如广阔的疆域等等,如《元史地理志》序言就明确说过,元之幅员“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所谓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开启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北京延续至今的首都地位;元朝打破了中国历史长期以来以地域名称命名王朝的传统,建立了纯粹选择具有一定寓意汉字命名王朝的先例。这么多具有开创性的事例,显然,元朝好像是一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朝代。的确,元朝的名称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这一点。那么,元朝的名称又有哪些寓意和讲究呢? “大元”这两个字,都与人有关。“大”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人的形象 ,而且是一个撑开双臂顶天立地的人。例如老子《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大”最初就是“高大、巨大、广大”等意思;而且它与天、地、道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自然及其运行规律为最高,苍天次之,大地再次,人世间的一切则依次向上遵循。再联系《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元 『說文解字』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注〗徐鍇曰:“元者,善之長也,故从一。”

『說文解字注』

元始也。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从一。兀聲。徐氏鍇云。不當有聲字。以髡从兀聲、从元聲例之。徐說非。古音元兀相爲平入也。凡言从某某聲者。謂於六書爲形聲也。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已下、義書也。聲類已下、音書也。說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顚也是。次釋其形。若从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愚袁切。

“元”的甲骨文字形是 ,表示一个站立的人,并且在最上面用一个短横笔道特别突出了人的头部。对这个字最初意思的解释,目前有些意见采用了《说文解字》的说法,认为是“开始”。其实,“开始”的意思是“元”后来发展出来的,它原来的意思应当就是指人的头部,例如古代男孩成人后举行束发戴冠的仪式称作“加元服”,“元服”指的就是戴在头上的冠,其结构与现在常用的“口罩、眼镜”等完全相同。还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归其元”的意思就是把某人的首级归还。

字的最本源的甲骨文说起的话,“元”是在人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人体之顶,即头部。也有加两横的,表示人体上端的器官。所以“元”造字的本义是头部、上端的意思。后来呀,慢慢演化,就成了今天的“元”字了。你从下面的表格中,是不是依稀还能看到“元”字原本的模样呢?

原来在古籍中,“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但“元”侧重于抽象、整体的起始;“原”则侧重于个体、具象的起始。而且“元”字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更多丰富的含义了呢。首先它除了表示头部、开端、本源之外,还有“气”、“天”、“君”、“道”等等意思呢。比如“元气满满”,这里元和气就都是精气神的意思;再比如“元神”就是天神的意思;还有“元首”,就是君王的意思。至于“元”解释为“道”,是因为两者都是指万物之本,所以有时候会通用。玄学中有三元九运一说,元有循环规律之意,运有旺衰之别。上面提到的‘大元’,作为统治者奉天承运也就可以理解了。道家抱元守一,是指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守不是死守,是遵守变化规律。《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经》中,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在强调规律是一直存在的,变化也是时刻发生的。《论衡谏时》:“积日为月,积月为时,积时为岁,千五百三十七岁为一统,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当然,由于头部意味着位于顶端、最前面等含义,所以它随之也可以表示“开始、开端”等意思,而且这种后起的意思反而更加常用,如“元初、元月”等。因此,元朝的名称也具有非常明显的表示开端、创始等含义。 与此同时,也确实像忽必烈《建国号诏》所表明的那样,“元”也来自《易经》的“乾元”。那么,《易经》中的“乾元”又有哪些讲究呢? “乾”是《易经》开篇第一卦。卦曰:“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词语而言,“乾元”本身有好几种意思,既指“天”;也指帝王;还可以指天子的德行

二、元朝的姓氏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发展变化是何等复杂,种种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受到历史背景、政治形势、主流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左右和影响。在蒙古族取得统治地位、天下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的元朝,民族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一是姓氏来源和变化类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元朝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姓氏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民族成分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一时期姓氏变化的多样性。而受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元朝姓氏来源与变化还有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帝王多赏赐臣下蒙古族姓氏、避讳制度对姓氏影响力的减弱和因讹言改变姓氏的情况增加等。二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姓氏继续保持了主体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包括蒙古族贵族官吏在内的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姓氏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汉族姓氏的特殊变化是增加了蒙古帝王赏赐的蒙古姓氏。其他迁入民族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采取了汉族常见的由人名、职官名、居住地而得姓氏的来源形式,还因帝王赏赐、迁移、政治避难、讹言和华化等或主动或被动地改为汉姓,这在一些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家族和人物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元朝是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姓氏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元朝实行民族等级管理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人口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并在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科举名额、官吏任用、赋役征派等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和不平等的规定。 蒙古人是统治民族,习惯以原来的部落或氏族名称作为出身的标志,为元朝的“国姓”。陶宗仪《辍耕录》中列举了蒙古的72种姓氏。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收录了3736个姓氏。清朝钱大昕《元史氏族表》考释,蒙古族有42种氏族,分别是札札刺儿氏、八邻氏、召烈台氏、阿鲁刺氏、珊竹氏、兀鲁兀台氏、忙兀氏、斡刺纳儿氏、晃合丹氏、别速氏、薛亦氏、瓮吉剌氏、亦乞烈思氏、汪古部、斡亦刺氏、许兀慎氏、逊都思氏、怯烈氏、兀良哈氏、燕只吉台氏、达达儿氏、脱脱里台氏、土别燕氏、拓跋氏、案赤歹氏、兀罗带氏、彻兀台氏、捏古台氏、卜鲁勒多礼伯台氏、秃立不带氏、度里班氏、兀速儿吉氏、察台氏、凯烈氏、察罕达口口氏、乞失里台氏、口口歹氏等。

元朝皇族姓氏有哪些?孛儿只斤,《辞海》的元朝皇帝世系表得知元朝皇族姓“孛儿只斤” “孛”读“备”音。孛儿只斤[孛儿只斤、博尔济锦、博尔济吉特,读音作b r j jn ㄅㄛ ㄦ ㄐㄧ ㄐㄧㄣ,不可读作b r zh jn ㄅㄛ ㄦ ㄓ ㄐㄧㄣ]单一渊源:源于蒙古乞颜部族,一说源于姬姓轩辕氏,出自蒙古族尼伦奇雅特古孛尔只斤乞颜部 亦称乞彦、奇渥温,属于以部落、部族名称为氏。关于乞颜氏的远源,一说为白狄,一说为拓拔氏,而拓拔氏即为黄帝轩辕氏的北支后裔。远古蒙古族人的图腾为“孛儿贴赤那”,形象示为苍狼,亦可能为孛儿只斤氏的姓氏起源,这有待进一步考证。孛儿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孛端察尔,出自孛端察尔的诸氏族部落概被称为“尼伦” 黄金家族。发展到合布勒汗的孙子耶速该巴特尔时,起用孛儿只斤,他自称孛儿只斤奇雅特 蓝眼睛的奇雅特人。依照血统,成吉思汗应该是奇雅特氏人,其祖辈是该氏族的族长。所以自成吉思汗始,奇雅特就以高贵和伟大而闻名于世,并且凌驾于其他各部之上。史籍《元史》上称为:“奇渥温氏”,也是正确的。孛儿只斤氏在古突厥语中意为“蓝眼睛的人”,汉姓为鲍、宝、包、孛、铁、余、博、奇、罗、波等诸氏。孛,一字二音。《新华字典》中仅有书面读音为bi。因为“孛儿只斤”在姓氏用语中之“孛”是音译,故只用口头读音为b。在汉语中,文白异读现象在方言中较普遍,现代汉语中也有,但不是很多。《新华字典》中只注了文字读音bi,却未能指出口语读音b,是不全面的。如“孛儿只斤”的另一译音为“博尔济锦”,在清朝时期从满语汉译音为“博尔济吉特”。 蒙古族因为自身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大多是以动物、日月、花草等各种东西来命名。比如,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蒙哥”的意思就是苍穹、天空,再比如他们的父亲托雷,名字时指镜子,而祖父“铁木真”就是坚硬的铁的意思。当然,给子女以东西取名,其实寄托着深层寓意,就是希望他们像这些东西一样,像铁一样坚强,像镜子里的我一样,像天空一样广阔等。此外,蒙古族名字也常常是直接就是父母的期望。比如“巴图”是“结实”的意思,“乌云”是智慧的意思,“斯琴”是聪明的意思,“高娃”是美丽的意思等。所以女演员斯琴高娃的名字就是父母希望她既聪明又美丽。元代皇帝姓什么及世系表如下:

元朝皇帝的起源为蒙古族乞颜部的孛儿只斤氏 孛儿只斤在蒙语中的意思为蓝眼睛的人

元朝历代帝王世系表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元代开国皇帝应该是元世祖忽必烈

太祖铁木真 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 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4年~1294年 中统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佑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元惠宗 阿里加巴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元朝实行民族等级管理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人口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并在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科举名额、官吏任用、赋役征派等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和不平等的规定。四等人制一词最早是由民国学者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史。蒙古人是统治民族,习惯以原来的部落或氏族名称作为出身的标志,为元朝的“国姓”。陶宗仪《辍耕录》中列举了蒙古的72种姓氏,据考证,其中有不少错误和重复,清朝钱大昕《元史氏族表》考释,蒙古族有42种氏族,分别是札札刺儿氏、八邻氏、召烈台氏、阿鲁刺氏、珊竹氏、兀鲁兀台氏、忙兀氏、斡刺纳儿氏、晃合丹氏、别速氏、薛亦氏、瓮吉剌氏、亦乞烈思氏、汪古部、斡亦刺氏、许兀慎氏、逊都思氏、怯烈氏、兀良哈氏、燕只吉台氏、达达儿氏、脱脱里台氏、土别燕氏、拓跋氏、案赤歹氏、兀罗带氏、彻兀台氏、捏古台氏、卜鲁勒多礼伯台氏、秃立不带氏、度里班氏、兀速儿吉氏、察台氏、凯烈氏、察罕达口口氏、乞失里台氏、口口歹氏等。

色目人是“各色各目之人”的统称,主要是指内迁的西域各族。《辍耕录》中列举了元朝31种色目人。经钱大昕《元史氏族表》考释为23种,分别是畏吾、唐兀、康里、乃蛮、雍古、钦察、阿速、迦叶弥儿、赛夷、族颍、突甘斯、感木鲁、土波思乌思藏掇族、回回、也里可温、木速蛮、哈刺鲁、合鲁、阿鲁浑岛、尼波罗、板勒纥城、谷则斡儿朵、伊吾庐。但钱氏所列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乃蛮和雍古为蒙古族早期的组成部落,却被钱氏列为色目。这样元代色目可以确定的就剩下20种左右,其中人数较多、地位较重要的是回回、畏兀和唐兀。由于民族差异和语言隔阂,元朝人搞不清色目各族的姓氏,通常以其类别统称某某氏,如回回氏、畏兀 吾氏、唐兀氏、康里氏、钦察氏、阿速氏、也里可温氏、哈剌鲁氏等等。

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统辖地区的汉族人,以及早些时候征服的云南、四川两省各族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辍耕录》记载的汉人有契丹、高丽、女直、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八种。南人是最后被蒙古军征服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包括元朝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南部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汉人和南人中绝大部分是汉族,汉族人口在元朝多民族迁移和融合的过程中,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同化力,姓氏状况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元末,由于政治局势的恶化,人口减少,可能对姓氏有一定的影响。但据明初统计,汉族姓氏仍有2000个左右。云南行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白人、罗罗、末些、卢蛮、斡泥、西番、怒人、俅人、阿昌、野蛮、金齿百夷、蒲蛮等等。其中自人分布相当广泛,白人土官是元朝统治者治理云南行省的主要依靠力量,地位最显赫的是原大理国主段氏,其次为原大理国重臣高氏,还有杨、赵、李、董等豪族大姓;末些族有和氏和木氏两个大姓。江浙、江西和湖广行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罗罗、土獠、苗、蕃、峒、仡佬、僮、徭、黎、畲等。苗人中地位较高的土官有田氏、杨氏和彭氏;蕃人中以龙氏势力最大,其次为程、洪、韦、卢、石、罗等。在元末的反元斗争中,僮人岑氏、黄氏,徭人吴法受、许文杰、龙郎庚、胡老鼠,黎人王氏,畲人许夫人、陈吊眼、黄华、钟明亮、李志甫、吴仲海等都是各民族起义的首领,给腐朽的元朝政权以沉重打击。

元朝权相伯颜为何建议杀光汉族五大姓?伯颜一直瞧不起汉人和南人,专权期间,他制造民族矛盾,大量启用蒙古人、色目人,千方百计打压汉人、南人。为防止汉人、南人造反,伯颜禁止江南农家用铁钗,对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枪棒武术以至演唱戏剧等都横加禁止,以防他们聚众闹事。考虑到汉人中以张、王、刘、李、赵五个姓氏人员最多,伯颜甚至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个大姓的汉族人民,结果遭到一贯顺从的元顺帝的强烈反对。此即《元史顺帝纪二》所说的:“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为什么要杀掉这五性,无非就是人口众多,担心他们集体造反。对此段民族压迫历史,陈祗时《元史间评》:“民族歧视,实碍团结。”又云:“民族压迫如此,蒙古政权自弃于汉族也。”

蒙元时期,国家的统一,人口规模的扩大,民族成分的增多,促进了各民族的广泛交流和大融合,姓氏的来源与变化也是多种多样。迁入汉地的其他各族因华化采用汉族姓氏的情况更加普遍。在元代被列为汉人的女真人本有自己民族的姓氏,自金代始女真人改用汉姓的就很多,朝廷曾屡次颁发禁令也未能控制。到了元代,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更为普遍。据陶宗仪《辍耕录》载,改易汉姓的金人姓氏有31个,分别为“完颜汉姓曰王、乌古伦汉姓曰商、乞市烈汉姓日高、徒单汉姓曰杜、女奚烈汉姓曰郎、兀颜汉姓曰朱、蒲察汉姓曰李、颜盏汉姓曰张、温迪罕汉姓曰温、石抹汉姓曰萧、奥屯汉姓曰曹、孛术鲁汉姓曰鲁、移刺汉姓曰刘、斡勤汉姓曰石、纳刺汉姓曰康、夹谷汉姓曰全、裴满汉姓曰麻、尼忙古汉姓曰鱼、斡准汉姓曰赵、阿典汉姓曰雷、阿里侃汉姓曰何、温敦汉姓曰空、吾鲁汉姓曰惠、抹颜汉姓曰孟、都烈汉姓曰强、散答汉姓曰骆、呵不哈汉姓曰田、乌林答汉姓曰蔡、仆散汉姓曰林、术虎汉姓曰董、右里申汉姓曰汪”,其中大多为女真人姓氏。元人刘因在《静修文集》卷2《古里氏名字序》中记述道:“吴景初请予制其子名,自叙其为女真人,……本姓古里氏,以女真诸姓今各就其近似者易从中国姓,故古里氏例称吴,已数世矣。予闻之,大以为不可。夫姓氏,乃先世所受,而传之子孙,其脉络截然,有不敢毫发乱者。今非有所禁,而自绝本根,附于他裔,顾乃因仍苟且,徇于流俗而不恤,彼儿子之名,何所不可,而反为问乎?”可见元代女真人改汉姓已相习成风,且非迫于政府法令而是出于自愿。到元末,女真姓氏大部分汉化,比较知名的有儒士李之英,杂剧家李直夫 人称蒲察李五,画家刘自然,书法家刘若水,官吏李庭、高闹儿、赵良弼、刘国杰等。

蒙古人很重视婴儿的命名,《蒙古黄金史》中记载:成吉思汗曾问儿子们,最好的宴会是什麽?察合台说,是新年,可汗说,不对,如果没有出生,也未给你命名,如果没有出母腹,也未看见光明,你能过谁的年,能给谁命名?今后要记住,在父母创造,母亲生产的日子,恭恭敬敬一起饮宴,这才是最好的宴会。蒙古族的姓氏来自父系,蒙古人一直都很重视自己的血统。据种族学、民俗学的著作记载,在较早期蒙古族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要进行洗礼仪式。洗礼之后接生母把孩子用皮摇篮包起来,然后给新生儿取名。如果洗礼时请了喇嘛,那么也有熏香,请喇嘛取名的习俗。当然,也有让新生儿接生母、爷爷奶奶、家乡有名望的长辈等取名的习俗。另外,有些学者描述过这样的取名习俗:给小孩取名的人,要在母亲的耳朵旁把所取的名字低声耳语,若是男孩,在右耳朵旁低声耳语,若是女孩,在左耳朵旁低声耳语,然后向大家宣布。如《蒙古秘史》中的孛尔帖赤那和豁埃玛阑勒 苍狼和白鹿,及至今之胡和鲁和查干巴日 青龙和白虎少布 飞禽、 巴拉 虎、 赤那 狼、 阿不尔斯郎 狮子 、部日固德 鹰等等。通常都用含有褒义和吉利的词来命名,如宝音合什格 福禄、乌力吉宝音 福寿、吉尔格拉 幸福、阿木古郎 平安、乌云达来 智慧的海洋、朝克德力格尔 奋发向上、乌云其其格 智慧之花、斯琴格日乐 智慧之光,哈丹巴特尔 刚毅英雄、芒列巴特尔 先锋英雄等。以父母或家中长者的意愿命名, 如所生为女孩,长辈希望再有一个弟弟,就叫胡达古拉 带小、都台 招弟,希望孩子成为英雄就叫巴特尔和芒列斯琴 聪颖、 乌云 智慧 、高娃 美丽、 斯琴高娃 美丽聪颖等。用表现孩子相貌、姿色、习性特点的某一个词起名。 例如:班图高尔 滚圆的脸、察嘎来 白胖的、朝宝 活泼的、苏日拉昆 魁梧的、陶格塔衮 文静的等。用孩子出生时遇到的某一件好事、要纪念的事或者纪念日、日期、季节以及爷爷、奶奶的年龄等起名的习俗。 例如:铁木真 成吉思汗出生时,抓来了塔塔尔人铁木真、新巴雅尔 农历新年初一时出生、朝鲁门 黎明、吉仁泰 六十、道伦静 七斤等。

元朝时,蒙古人有规定汉除了做官和有功名的人以外,禁止汉人老百姓起名字。汉人只许有姓+辈+数,便於统计人口。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名朱重八,还有朱元璋的老爹名朱五四。俞樾的《春在堂全书》记载,元朝的制度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能取名,只能用行第和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所谓“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就是“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这个制度在《元史》里并无记载,但有大量的史实可为佐证。这还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来看。 朱洪武撰写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载,朱元璋祖宗五代名字都含数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仲八,生三子,第三子名百六。百六为朱元璋高祖。朱百六养两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为朱元璋曾祖。朱四九有四子,长为初一,次为初二,三为初五,四为初十。朱初一即为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仅两个儿子,大的称五一,小的叫五四。五四是朱元璋之父。五一、五四各生四子,五一之了名字依序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五四之子名字依序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之父后改名“世珍”,母名陈二娘。朱元璋原名重八,也是在打下大明江山后才易名的。元朝人规定,只能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作为孩子的名字,例如陈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祖父正好六十六岁,那么孩子就叫做「陈六六」。

族谱,又称家谱、宗谱、家乘、世谱、房谱,一般被定义为记载家族或宗族世系和成员事迹的物质载体,也可理解为家族的史籍。现存的古代族谱多为写本,也有刻本形式。中国族谱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数量巨大。据《中国家谱总目》统计,截止2008年,登录族谱总计五万余部,是现存古代近代地方志数量总和的近六倍。这些规模浩繁的家谱,虽然包含内容真伪混杂,但经过严谨审慎的考辨,仍能从中提取出相对真实可信的历史信息,因此其史学价值亦需得到充分关注。元代族谱呈现历史特色。族谱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就出现了“口传家谱”“结绳家谱”等世系记载形式,可谓家谱的最初雏形。进入商代,出现了最原始的文字实物家谱“甲骨家谱”。周代设立了专门的官吏记录和管理各类谱系。两汉时期,随着世家大族的形成,谱牒与姓氏之学受到重视,出现了私人修谱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世族门阀制度,谱学十分兴盛。至唐代,族谱修撰达到了新高峰,如郑樵所言:“姓氏之学,最盛于唐”。唐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官修全国性谱牒的谱学现象,如唐太宗时修《氏族志》,高宗时修《姓氏录》,玄宗时修成《大唐族姓系录》,等等。宋代是中国古代家族组织发展的分水岭。苏洵在《苏氏族谱谱例》中言道,“盖自唐衰,谱学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元代族谱是继续在宋代族谱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并后接明清族谱。因此以往族谱学者一般认为元代族谱呈现过渡的形态。这是从族谱自身发展的逻辑上而言,也大致符合历史的真实。但元代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有着独特的时代特色。与元代的历史大背景相结合,可以看到元代修撰族谱出现的一些历史特点。首先,元代族谱除了宗谱、家谱等名称外,又有世谱、谱、家传、庆源图、家乘、族谱图、谱牒、谱系、传家录、本支图、支派图、家谱图、世系、世系表、家录、谱略、叙族小录等名称。其次,在元朝建立和拓展统治的进程中,一批包含多民族成分的政治家族与蒙古上层统治者一同崛起。“国家祖宗临治中原,豪杰率其民庶,奋忠勇、籍贡赋,以自归于天朝。大者数十家,战伐功多,以显著于当时者。”这些自开国伊始就跟随成吉思汗家族南征北战的“豪杰”世家群体,在元朝建立后,依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倚重。这些家族对撰写族谱、家谱等家族文献较为热衷。如藁城董氏家族修有《藁城董氏家传世谱》,元明善撰写《董氏家传》,虞集撰《董氏世谱》,汉军世侯家族之冠的真定史氏家族修有《丞相史忠武公家传》。此外,元代四大勋贵蒙古家族之首的木华黎家族修有《东平王家传》,畏吾儿人撒吉思家族修有《高昌偰氏家传》,等等。除“敬宗收族”以外,保证家族血统、传承政治利益、维持政治影响力也是他们修谱的重要原因。再次,与前代相比,元代族谱形式更为多样,除纸质形式外,刻石修谱也在元代蔚然成风。记录家族世系的“石上族谱”在元代多被称为“先茔碑”“世德碑”“先德碑”“家谱碑”。据日本学者饭山知保统计,现在已知的元代“先茔碑”就超过250通。元代的世家大族也多利用石刻记录家族世系。如前述藁城董氏家族立有《董氏世系图碑》,同出藁城的另一政治世家王氏家族立有《藁城王氏宗系图碑》。元代政治家族的族谱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元代政治史信息,如族谱所记家族世系以及成员的任官信息,往往可补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蒙元时期,国家的统一,人口规模的扩大,民族成分的增多,促进了各民族的广泛交流和大融合,姓氏的来源与变化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由人名得姓氏。一是以祖先或本人名字中的一个字为姓氏。如蒙古凯烈氏谙都刺以兰为氏,二是以整个人名为姓氏。西域人札八儿火者就以部落族长赛夷之名为氏。②由职官名得姓氏。③由居住地得姓氏。钦察人土土哈以玉里伯里为氏,是因其部族迁徙到西北玉里伯里山定居。回鹘人合刺普华的后代改姓俣,是缘自其祖先生活的地方有一条俣辇杰河。俣氏家族在元朝以文学著称,出了九个进士,“世科之盛,当时所希有。”④以部族名为姓氏。元朝蒙古族基本保持了以部落或氏族名称为姓氏的传统习惯 详见上文。女真人乌古孙泽和夹谷之奇,也都是以部落名为姓氏。⑤因帝王赏赐而改姓。帝王赐姓命氏古而有之,《风俗通》记载:“张、王、李、赵,黄帝赐姓。”⑥因迁移和政治避难而改姓。在元初,蒙古人就有因政治原因改姓隐居的情况。曾为辽朝世家大族的契丹人王殉本姓耶律氏,女真人刘国杰本姓乌古伦、李庭本姓蒲察,都是在金末迁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的。⑦因避讳而改姓。所谓避讳,就是臣民不能直呼也不能写皇帝和官吏的名字,后人也不能直写长辈的名字,若遇到这些字必须回避,或改用别的字,或用同义词代替,或减少笔画。商挺本姓殷,金履祥本姓刘,都是因前代避讳制度而改了姓。⑧因出家而改姓。佛教僧徒皆摒弃俗姓改姓释是常规。比较知名的有元初的汉族名臣刘秉忠,他在作官前为出家之人,姓释名子聪,作官后又恢复了俗姓。⑨因华化而得到或改变姓氏。随着元朝统一政权的建立和瓦解,元朝中后期定居中原的部分蒙古族华化而取汉姓的情况逐渐增多。迁入内地的蒙古人因做官、镇守等原因在汉地定居下来,长期与广大汉族人口生活在一起,交往日益频繁,有的娶了汉族女子,后代就随母亲冠以汉姓,《铁函心史》日“鞑靼都无姓,或要汉女为奴,生子愿有姓,竟随母姓。”有的雅好儒学,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颇深,取了汉族的姓、名和字。《揭傒斯全集》卷4《送燮元溥序》载:“元溥,蒙古人,名燮理普化,无氏姓,故人取名之首字加其字之上若氏姓云者,以便称谓,今天下之通俗也。”居住在镇江的万家闾也是华学之士,他的儿子分别取名万寿安、永安、定安、宁安。元末曾任侍正府都事的刘正卿 帖木儿不花、画家张彦辅、剧作家杨景贤等,都是姓名完全汉化的蒙古人。

迁入汉地的其他各族因华化采用汉族姓氏的情况更加普遍。在元代被列为汉人的女真人本有自己民族的姓氏,自金代始女真人改用汉姓的就很多,朝廷曾屡次颁发禁令也未能控制。到了元代,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更为普遍。据陶宗仪《辍耕录》载,改易汉姓的金人姓氏有31个,分别为“完颜汉姓曰王、乌古伦汉姓曰商、乞市烈汉姓日高、徒单汉姓曰杜、女奚烈汉姓曰郎、兀颜汉姓曰朱、蒲察汉姓曰李、颜盏汉姓曰张、温迪罕汉姓曰温、石抹汉姓曰萧、奥屯汉姓曰曹、孛术鲁汉姓曰鲁、移刺汉姓曰刘、斡勤汉姓曰石、纳刺汉姓曰康、夹谷汉姓曰全、裴满汉姓曰麻、尼忙古汉姓曰鱼、斡准汉姓曰赵、阿典汉姓曰雷、阿里侃汉姓曰何、温敦汉姓曰空、吾鲁汉姓曰惠、抹颜汉姓曰孟、都烈汉姓曰强、散答汉姓曰骆、呵不哈汉姓曰田、乌林答汉姓曰蔡、仆散汉姓曰林、术虎汉姓曰董、右里申汉姓曰汪”,其中大多为女真人姓氏。元人刘因在《静修文集》卷2《古里氏名字序》中记述道:“吴景初请予制其子名,自叙其为女真人,……本姓古里氏,以女真诸姓今各就其近似者易从中国姓,故古里氏例称吴,已数世矣。予闻之,大以为不可。夫姓氏,乃先世所受,而传之子孙,其脉络截然,有不敢毫发乱者。今非有所禁,而自绝本根,附于他裔,顾乃因仍苟且,徇于流俗而不恤,彼儿子之名,何所不可,而反为问乎?”可见元代女真人改汉姓已相习成风,且非迫于政府法令而是出于自愿。到元末,女真姓氏大部分汉化,比较知名的有儒士李之英,杂剧家李直夫 人称蒲察李五,画家刘自然,书法家刘若水,官吏李庭、高闹儿、赵良弼、刘国杰等。

三、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1、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 1162年5月31日 农历四月十六—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 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至元二年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 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 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 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1、铁木真来历?成吉思汗的父亲为其部族的酋长,他的名字铁木真的由来是因为在他出生时,他们部落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敌对部族,名为铁木真的勇士,根据当时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若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的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即因此而来。

2、成吉思汗名字的由来?元太祖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本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是我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公元1206年以前的蒙古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铁木真经过长期争战才用武力统一各部落,蒙古才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大部落,并且用蒙古作为统一名称。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边开会,共同推铁木真做大汗 “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加了一个称号叫“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有三种说法: 1.一是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三是“成吉思汉”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三是《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泰和元年那年,铁木真已28岁,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3、铁木真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天骄?伟大的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大约生于1162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小的蒙古酋长,给儿子起了一个被击败的敌对酋长的名字叫做铁木真。铁木真九岁时,他父亲被一个敌对部落的成员杀害。岁岁月月,家中的幸存者一直在危难和贫困的边缘上挣扎。这是一个不幸的开端,但是铁木真的境况在好转之前还更为恶劣得多。年青时,他在一次敌对部落的突然袭击中被俘。由于怕他逃跑,他们给他脖子上套了一个木枷。但是铁木真却在一片原始荒凉的国土上,由一个完全无依无靠、目不识丁的囚犯崛身而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物。

铁木真是从他的捕捉者手中逃离后开始发迹的。他与父亲的一位好友王罕——当地的一个亲族部落的酋长结成联盟。接着在这些不同的蒙古部落之间出现了多年的互相掠夺、互相残杀的战争。在此期间,铁木真越战越强,逐步成为一代天骄。蒙古部落的成员向来以弓马娴熟的骑手和凶猛慓悍的勇士而著称。在整个历史上他们不时地袭击中国北方,但是在铁木真发迹之前,各不同部落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相互撕杀格斗之中。铁木真容军事雄才大略、外交手腕、无情残忍和组织能力于一身,在他的领导下所有的这些部落都结为一体。1206年的一次蒙古酋长大会正式宣布他为成吉思汗,即“万国皇帝”。

随后成吉思汗就集结可怖的兵器,把矛头指向邻国。他首先对位于中国西北的西夏国和位于中国北方的金国发动进攻。正当这些战斗进行的时候,成吉思汗和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之间发生了一场论战,穆罕默德统治着一个位于波斯和中亚的庞大帝国。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向花剌子模国王进攻,侵战了波斯和中亚,花刺子模国王统治的帝国彻底土崩瓦解了。正当其他蒙古部队向俄国进攻的时候,成吉思汗亲自率军对阿富汗和印度北方发动了一次袭击。成吉思汗一生大小征战百十余次,竟然无一败绩,每一个与成吉思汗交过手的国家都会感到仿佛自己在与魔鬼战斗。据史料记载,成功被成吉思汗天威所灭掉的国家居然多达35个之多。而在灭掉这些国家的过程中,成吉思对骑兵战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先是用火炮攻城,紧接着就是用骑兵分割敌军、迂回包抄、来回穿插等战术,让那些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受尽了苦头。1225年他返回蒙古,1227年在那里溘然而逝。成吉思汗在死前不久立下遗嘱,要他的三儿子窝阔台继位。这是一项英明的选择,窝阔台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杰出将领。在他的统帅下,蒙军继续向中国挺进,完全占领了俄国,并向欧洲进攻。1241年蒙军接连彻底歼灭了波兰、德国和匈牙利的军队,远远越过了布达佩斯。但是窝阔台在当年去世,蒙军从欧洲撤退,永未复返。一时间入侵活动实际上出现了中断,因为蒙古酋长之间在继承权上发生了纠纷。但是在下任两位可汗 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汗和忽必烈的领导下,蒙古恢复了对亚洲的扩张。1279年忽必烈完成了对中国的征服,蒙古人统治的帝国的领土在整个历史上占据的面积最大。他们的版图包括中国、俄国和中亚,此外还有波斯和大部分西南亚。他们的军队所向披靡,从波兰直到印度北方,连朝鲜、西藏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都接受了忽必烈的统治。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故事?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后,想的最多的有两件事情,一个是统一天下,另外一个就是长生不老。为此他专门请来道教名家全真派丘处机。丘处机传授他一些太极拳养生之道,成吉思汗打太极拳总是打不好,直来直去跟打仗一样。丘处机就告诉他,世间万物都要圆,处事圆滑才能够占先机,打拳圆滑才能够长生不老。成吉思汗深表赞同。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元武宗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丘处机和徒弟应成吉思汗之邀,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的雪山行宫 今阿富汗境内,成吉思汗和丘处机三次论道,当谈及神仙不死之方时,丘处机对他说;“世上没有长生之人,但有长寿之人,如能静心修持,皆可寿逾百岁。”并希望他能“节欲止杀”、推行孝道、“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安”。成吉思汗赞同丘处机戒杀、养生的主张,在衡量了事业和寿命的利弊之后,毅然选择了前者,他对丘处机说:“你是唯一见了我没有下跪的人,也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以真诚的语言劝导我的人。”他接受了丘处机“欲一天者必不嗜杀”的“敬天爱民为本”思想,并以此为宗旨建立起后来蒙古帝国的思想体系。成吉思汗赠给邱处机玺书和虎符,尊称丘处机为“丘神仙”「太宗师」,封他为“国师”,令主天下道事。公元1224年,丘处机师徒返归燕京,以成吉思汗赠给虎符,玺书,掌管天下道教,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从此,丘处机师徒定居在燕京。丘处机师徒在神岭千峰 驻跸山一带流连往返,入静悟道,他们能文善诗,海阔天空、神游八极,结合自己的西游经历,共编悟道证道故事弟子李志常效唐僧门徒辨机写《大唐西域记》按随行日记,写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记》来源于丘处机的道书《西游原旨》。到了明代,吴承恩根据民间话本以唐僧西域取经为题材,写成了神话小说,主要篇幅写取经历尽艰辛,也取名为《西游记》。《西游记》一书中,贯穿了许多道家的思想和修真的法门,因此,有人认为,《西游记》表面是在写取经的故事,实际写的是人体修真的过程以及道家内丹术。《西游记》也称孙悟空和白龙马为心猿意马,与道家修真术语“锁心猿”、“拴意马”遥遥相应。《西游记》里面讲到,观世音菩萨给了唐三藏三个紧箍咒。那么菩萨为什么给他紧箍咒呢?是怕孙悟空捣乱。孙悟空是什么?孙悟空是“心猿”,就是佛家讲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里边的“意”,就是人的胡思乱想,所以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到西天了。人的第六识没有修成正果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人胡思乱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大部分时间不过是个“性”,性欲的性。所以“心猿”孙悟空手里拿着个金箍棒,金箍棒是什么?原先叫“定海神针”。道书《西游原旨》说是“藏在耳朵里”了,肾开窍于耳,不过就是放到肾窍里。《西游记》者,元初龙门教祖长春邱真君之所著也。其书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谏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养窍妙无不详明且备,可谓拔天根而钻鬼窟,开生门户而闭死门户,实还元返本之源流,归根复命之阶梯。悟之者,在偏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不待走十万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经可取,不必遭八十一难之苦而一斤斗云可过,不必用降妖除怪之法而一金箍棒可毕。——《西游原旨刘一明序》。开意窍,也叫“展慧中”,也就是展眉开颜,一展慧中,就把上丹田窍打开了;“展慧中”,眉开了,嘴自然是笑口常开。佛像是面带慈样的,如果佛像闭紧了嘴可就不是面带慈样了。邱处机写的《西游原旨》里,观世音菩萨当时送给唐三藏三个紧箍咒,不是一个,但是《西游记》为了简化它,就只剩一个紧箍咒了。那么修道的人,这三个紧箍咒的用处在哪儿?第一个是“展慧中”,第二个是“展肩膀”,第三个紧箍咒用在胯上。《西游原旨》这本书后的“西游原旨歌”说:“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道家内丹修炼法中说:九还七返大丹功,炼就纯阳再变通。了命弗知兼了性,法身到底不飞翀。”其中“九还七返”其实来自道家外丹术,道家内丹术借用了外丹的术语,指练功过程的反复进行。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修习内丹功时,常常会看到“金液还丹”这四个字,“金液还丹”也是从外丹术借来的比喻,借用这个术语来指筑基部分的周天功修炼时,有咽唾液、守丹田的法门。《西游原旨》说,功法的习练涉及五脏和四种生理状态,练法要依靠师传口诀。也就是“金液还丹教外传,五行四象火功全。求师诀破其中奥,了悟源流好上船。””上船“意指窥视到了修真的门径。第十九回猪八戒自报身世,有“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圆。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入华油,丹田补得温温热。”这一段话说到道家的大周天功夫,气流从百会穴到足心的运行状况。第二十二回沙僧自叙:“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会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尚。”这是道家对修真过程的理论概括,认为修真练功是心肾相济。道家功法术语中,心为汞,为姹女,为木母;肾为铅,为婴儿,为金公。练气功就是心火肾水的相交和升降。

《元史本纪第一太祖》 节选: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兒,母曰阿兰果火器。,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惊觉,遂有娠,产一子,即孛端义兒也。孛端义兒状貌奇异,沉默寡言,家人谓之痴,独阿兰语人曰:“此兒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阿兰没,诸兄分家赀,不及之。孛端义兒曰:“贫贱富贵,命也,赀财何足道!”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食饮无所得,适有苍鹰搏野兽而食,孛端义兒以缗设机取之,鹰即驯狎,乃臂鹰,猎兔禽以为膳,或阙即继,似有天相之。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遣斡陈那颜攻信都府,拔之。夏四月,帝次龙德,拔德顺等州,德顺节度使爱申、进士马肩龙死焉。五月,遣唐庆等使金。闰月,避暑六盘山。六月,金遣完颜合周、奥屯阿虎来请和。帝谓群臣曰:“朕自去冬五星聚时,已尝许不杀掠,遽忘下诏耶。今可布告中外,令彼行人亦知朕意。”是月,夏主李晛降。帝次清水县西江。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言讫而崩,寿六十六,葬起辇谷。至元三年冬十月,追谥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冬十一月庚辰,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在位二十二年。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成吉思汗

2、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 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1、蒙古可汗忽必烈名字是什么意思?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之孙,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类似于英语里的“-er”、“-or”等后缀。忽必烈,有一个蒙古尊号“薛禅汗”,其中“薛禅”是贤者、智慧之类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时常会在本名的后面加上社会称呼之类的后缀,“薛禅汗”就是忽必烈本名的后缀。而“忽必烈”的名字,其实也是他的父亲托雷对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大蒙古国。

2、不是开国皇帝方能称祖吗?那为何称元世祖忽必烈?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元朝是忽必列建立的,铁木真建立的是蒙古汗国,忽必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了元朝,是一个不输于成吉思汗的杰出帝王。

3、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定都北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可知当时元朝的疆域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 亚以及泰国、缅甸北部等地,其领域的面积是现在中国疆土的两倍之大。元朝的疆域都深入了欧洲和东南亚一带但是忽必烈在定都时却选择了北京。首先,元朝的都 城元大都是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的,忽必烈意识到北京位于东南西北的交汇点上,不管是出兵南下还是北上,都可以缩短战争的供给线,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 治,因此定都北京。其次,元朝内部的统治也并不太平,虽然元朝的疆域很大,但实际上都是由蒙古族内部各个部落的可汗所有。忽必烈在建立元朝时,其他的可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存 在,所有虽然在法律上是属于元朝,但实际上他们各自为攻。因为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的领地治所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因此忽必烈也就定都在北京。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元朝选择都城的时候,是由天文学家、风水学家刘秉忠和郭守敬师徒二人根据风水选择北京的。刘、郭二人认为北京城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是“卧龙”之地。元朝定都北京,依然离不开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之前的金人就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它面平陆,负厚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财货骈集,天险地利。

另说忽必烈率蒙古铁骑会师南下,一路踏进了北京平原铮铮铁骑象征着一个朝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统治的开始。而当时元朝确定都城的时候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元上京,位置在现在的蒙古;另一个就是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传说当时忽必烈的铁骑踏上北京的时候,看见天空中有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徘徊不去,作为弯弓射雕的蒙古人,忽必烈换来随从,手挽打弓预备将雄鹰射下,但这只鹰动作迅速神武非常,忽必烈上下间竟看不准它行动的走向。此时雄鹰在空中盘旋向前飞去又回头看看忽必烈,似乎在呼唤忽必烈,又似乎是一种挑衅,这位究竟生死的蒙古汉子居然觉得有趣,驾马奔去直追雄鹰,想要比个上下看个究竟。于是一队人马轰轰烈烈追着一只雄鹰而去。也不知追了多久,几乎人困马乏,忽必烈凭着一口气就是不肯回头。突然,雄鹰在西边的一座山上停下,时间已近半晚,红日西下,天边皆是火烧一般的云彩弥漫在天际,雄鹰立于山巅似乎渡了一层金边神圣而不可接近。这是一直追随在忽必烈身边的汉臣刘秉忠僧人出生,会掐算观形式,禀报:“大汗,天降祥瑞神鹰领路,大汗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忽必烈欣喜非常,向神鹰方向走去,原来尽头竟是一座寺庙。这寺庙坐南朝北,背后倚靠着一座高山,周围还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现马蹄的形状环绕,中间的山峰似乎想被九条龙首衬托于此,寺庙就在高峰上,高大的山峰挡住西北袭来的寒流,使得寺庙似乎一处人间仙境而不食烟火。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负,实在是难得的风水之势。寺中出来一名鹤发童颜的老僧,老僧合掌问好:“见过大汗,贫僧在此恭候已久。”并称自己得神人托梦在此等候,此地东行60里就是元朝定都之地。忽必烈打马来到老僧说的地方,胸中一股开阔豪气顿生,当机立断定都这里,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城。

4、元世祖为何任命十八岁的安童为丞相?元世祖的杰出不仅体现在他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还体现在他在用人上能慧眼识才,唯才是用。他把十八岁的安童任命为丞相就是他不重资历,大胆提拔人才的一个例证。

安童是元初“开国四杰”之首的木华黎的孙子,但他的突出并不体现在他的门第上,而体现在他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熟和稳重上面。安童十三岁时就因祖父的功劳而被“召入长宿卫,位上百僚之上”。但他一点也不愿意倚仗着祖辈的功劳的荫庇,而是树立大志,勤奋学习。元世祖与阿里不哥争王位得胜后,拘捕了阿里不哥的党羽千余人,世祖问安童:“朕欲置此等于死地,你以为如何?”安童说:“人各为其主,他们跟随阿里不哥也是身不由己,这由不得他们选择。陛下现在刚刚登上王位,要是因为泄私愤而杀了这些人,那又怎么能让天下人诚心归附呢?”元世祖没料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说出这样有见识的话来,惊讶地说:“爱卿年纪尚幼,何从知道这番道理?卿言正与朕意合!”从此,元世祖对安童就更加另眼相待了。又过了两年,安童已经十八岁了,元世祖看他处世练达,办事果断,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就决定破格提拔他。安童知道后就推辞道:“现在大元虽然安定了三方,但江南尚未归朝廷,臣年少资轻,恐怕四方会因此而轻视朝廷,还请陛下另请高明。”元世祖主意已定,毫不动摇,说:“朕思之熟矣,无从逾卿。”于是,元世祖就把安童提拔为中书右丞相。安童少年得志,自然会招来不少人的嫉妒。至元五年,有几位权臣想削夺安童的实权,建议设尚书省让阿合马主持,而让安童居三公之位。元世祖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大臣商挺极力反对:“安童,国之柱石,若为三公,是崇以虚名而实夺其权也,甚不可。”元世祖赞同商挺的意见,维护了安童的地位。此后,安童一直身居要职,直到四十九岁因病去世,共为元世祖效力三十一年,为元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用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为丞相,这在大一统的王朝中,甚至是直至今日,这也是是绝无仅有的。如果元世祖在用人上按资论辈,非要等到安童三四十岁,甚至更老的时候才能提拔他,那时的安童可能已经锐气全无,才思迟钝,早就与其他的人“同流合污”了,就更别谈什么积极性了,这将是对人才的扼杀。元世祖却抛开这些年龄、官阶、门第、资格,只从实际的才能出发,只要他认为安童有丞相之能,就大胆录用,破格提拔,“得一人而天下兴”,为自己的江山社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节选: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必烈,睿宗皇帝第四子。母庄圣太后,怯烈氏。以乙亥岁八月乙卯生。及长,仁明英睿牙利、意大利出现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它,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纳弘吉剌氏为妃。岁甲辰,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籓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遂南驻瓜忽都之地。邢州有两答剌罕言于帝曰:“邢吾分地也,受封之初,民万余户,今日减月削,才五七百户耳,宜选良吏抚循之。”帝从其言,承制以脱兀脱及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邢乃大治。丙戌,建元中统,诏曰: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颂。於戏!秉箓握枢,必因时而建号;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敷宣恳恻之辞,表著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至怀!

3、刘秉忠

刘秉忠 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 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出身世宦之家,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入都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为邢台节度府令史。之后一度弃官隐居,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大蒙古国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至元元年 1264年,升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自此愈加尽心于国事。至元十一年 1274年,刘秉忠逝世,年五十九。累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正”。刘秉忠活跃于蒙元初期政坛,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刘秉忠还兼擅诗文词曲,有《藏春集》、《平沙玉尺经》等传世。

刘秉忠名字的来历?在古代,文人的命名及封号都有特定的传统习惯和原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刘秉忠最开始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来他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开始信佛教后,又改名子聪。刘秉忠这个名字,还是他如朝为官之后,才取的。刘秉忠他才能极高,专研《易经》以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对其十分欣赏,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愿意与刘秉忠商量。而刘秉忠个人能力的确不错,每每都会给忽必烈提出十分不错的建议,这也就使他在忽必烈这儿越发受到重用。元世祖还追赠刘秉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等到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仁宗时,追封常山王。像刘秉忠这样一个汉臣,然后还位列三公之人,在元朝仅仅只有刘秉忠一人。由此可见,刘秉忠其人为元朝作出的贡献,以及元代统治者对其的赞扬。

刘秉忠为何称为大元帝国的设计师?一国的设计师,的确是十分牛气的。这个称呼十分贴切和形象的说明了刘秉忠对大元帝国的影响和功绩。第一,元朝这个国号,就是刘秉忠建议的。刘秉忠刚进入忽必烈幕府时,忽必烈在宗室中的地位还不足以左右政治局势。经过激烈的争夺,汗位从窝阔台系终于转移到拖雷一系,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登上了大汗之位。忽必烈怀大志,正在广泛搜罗人才,接见了师徒二人。在谈话中问:“佛经里有没有安天下的方法呢?”海云答道:“应在天下大贤硕儒中求问古今治乱兴亡的事情。”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易经,对于天文地理律,三式六壬遁甲之术,论天下事,了如指掌,深得忽必烈赏识。面对蒙古帝国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刘秉忠适宜地给忽必烈呈上“万言书”,即一套完整的施政纲领。在忽必烈改革旧制,建立元朝的过程中,“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他上书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蒙古帝国,此后更名为元朝。《元史世祖一》载:“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中统”为中国之正统之意,开元朝用年号的先例。1264年又改年号为“至元”,取自《易经》“至哉坤元”。至元八年 1271,“奏建国号曰大元”,“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第二,刘秉忠奉命主持了元朝京师大都和陪都上都的建设。至元四年 1267年,定都燕京的元王朝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这个工作一直到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基本竣工,新都城中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元大都是与历史上的唐长安城、洛阳城,北宋东京城齐名的世界级大都市,而负责营建他的就是刘秉忠。第三,刘秉忠制定了大元帝国的官职。蒙古国时期,“诸事草创,设官甚简”,也就是说官无定制。后来,西域渐定,设达鲁花赤管理各城。灭金以后,各地沿袭金朝旧制。即“金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可以看出,元朝建立之前,蒙古政权的官制是简单而随意的,文治非常缺乏。忽必烈登上汗位,即“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新元史百官志一》对刘秉忠、许衡所定的官制给予很高的评价,谓“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使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

刘bai秉忠,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因曾祖父在金代du时任过zhi邢州节度副使,家族定居邢州 今河北dao省邢台市。1232年,刘秉忠17岁时,进邢台节度使府中做令史,即秘书。不久,因不甘于埋没在平庸乏味的文牍工作中,弃职隐居,后拜虚照禅师,出家为僧,法名“子聪”。

1247年,蒙古朝廷把邢州赐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封地。海云禅师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艺”,把他推荐给忽必烈。刘秉忠的学问得到忽必烈的赏识,留他在身边做了谋士。1251年,忽必烈之兄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治漠南汉地。忽必烈深知,要征服和统治广袤的汉人地区,只靠打打杀杀那一套老办法是不行的。1264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定都于燕京 金中都故地,今北京地区,并为忽必烈设计了新的年号“至元”。忽必烈言听计从,下诏改当年的“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定燕京为“中都”。刘秉忠规划的新都城,参用了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涂九轨 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描述。刘秉忠在相当于今北京鼓楼的地方,建立了一座中心台,以此为四面城墙的定位提供标准。他规划的大都城为南北向略长于东西向的长方形,周回60里,面积约为金中都城的2.7倍。共开有11个城门,北面是健德门、安贞门,东面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是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城门相对之间都有通衢大道,即《考工记》说的“九经九纬”,纵横街道所分隔成的方格地块,即为“坊”,坊内是居住区或衙署区。大都城共有50个坊,每个坊都有吉祥的名称,如今天北京阜成门内大街东部地区,在元朝就属“金城坊”。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 一步约合1.54米,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即是今天说的“胡同”,出自蒙古语。刘秉忠在主持营建元大都的工作中,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学。他不仅依据《周礼考工记》制定了大都城的总体方案,还依据《易经》为大都各城门制定了寓意典雅的名称 其中有些名称,直至今天还被沿用作地名,例如:丽正门:出自《易经离卦》“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文明门:出自《易经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安贞门:出自《易经讼卦》“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尽管为忽必烈的大元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刘秉忠始终一身僧衣出入朝堂,也没有显赫的官职。这种现象让很多功在其下的官员感到不安。至元元年 1264,众臣奏请忽必烈,请求给予刘秉忠高官显爵。忽必烈自然采纳这个建议,命刘秉忠还俗,拜为光禄大夫,位至太保,参与领导权力核心机构——中书省。此外,皇帝还亲自赐婚,将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嫁给刘秉忠为妻。至元十一年八月,大元勋臣刘秉忠忽然无病而卒,年五十九岁。从二十多岁,到五十九岁,刘秉忠追随忽必烈三十多年,他的去世足令大元皇帝陷入无尽哀痛,皇帝对他的评价是: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

《元史刘秉忠传》原文:刘秉忠,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秉忠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游云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十一年,扈从至上都。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

尝云支茶

4、郭守敬

郭守敬 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 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 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 他自至元十三年 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至元元年 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郭守敬的名字镶上了星辰 ?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永久编号2012号,并将它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于1978年公布。郭守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传》部分原文: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于兰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还河,以避浮鸡氵甸盘浅风浪远转之患。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东地。其三,顺德沣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其四,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余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旧孟州中间,顺河古岸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间亦可灌田二千余顷。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先是,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来,其长四百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二年,授都水少监。守敬言:“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及见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加修理。”又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帝善之。十二年,丞相伯颜南征,议立水站,命守敬行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为图奏之。 初,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浸以后天,议欲修正而卒。十三年,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与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测验推步于下,而命文谦与枢密张易为之主领裁奏于上,左丞许衡参预其事。守敬首言:“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复欹侧。”守敬乃尽考其失而移置之。既又别图高爽地,以木为重棚,创作简仪、高表,用相比覆。又以为天枢附极而动,昔人尝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极仪。极辰既位,天体斯正,作浑天象。象虽形似,莫适所用,作玲珑仪。以表之矩方,测天之正圜,莫若以圜求圜,作仰仪。古有经纬,结而不动,守敬易之,作立运仪。日有中道,月有九行,守敬一之,作证理仪。表高景虚,罔象非真,作景符。月虽有明,察景则难,作窥几。历法之验,在于交会,作日月食仪。天有赤道,轮以当之,两极低昂,标以指之,作星晷定时仪。又作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为四方行测者所用。又作《仰规覆矩图》、《异方浑盖图》、《日出入永短图》,与上诸仪互相参考。

郭守敬为何尊称为测星之王?郭守敬,这个由邢襄大地孕育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在人类浩繁的历史星空中突兀璀璨,熠熠生辉。时至今日,“郭守敬”已完全超出于名字本身的意义,衍生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科学精神”的代名词。公元1279年 至元十六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 1231-1316为同知太史院事时,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天文测量的建议。他指出唐朝开元年间天文学家僧一行曾命令南宫说带领一组人员,在全国13处观测点进行天文测量,现今元代的疆域比唐代还大,若不分赴各地进行实测,就不能了解日月食的时刻和食分数,各地昼夜长短的差距,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位置等等,忽必烈听后非常赞同,并马上批准实施。由此四海大测验拉开帷幕。元世祖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遂派监候官14人分道而出,在27个地方进行了天文观测,告成观星台就是当时27处观测站之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海测验”。郭守敬从上都 多伦,大都 北京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跋涉数千里,亲自参加了这一路的重要测验。告成 古阳城,当时属河南府 即洛阳管辖,观星台的兴建和观测日影就在此时。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一生为研究天文和修历而设计并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 也有史书记载称13种,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十六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也曾制造过许多天文仪器,被西方誉为“天文仪器之父”,但郭守敬创制这些天文仪表要比第谷早三百多年。他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良的一部历法,从元代一直使用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而且还传到日本、朝鲜,是我国古代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历法。在繁忙的公务之余,郭守敬还先后撰写了《推步》《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等天文历法著作凡14种,共105卷。

《元史郭守敬传》: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於蔺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还河,以避浮鸡 盘浅风浪还转之患。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东地。其三,顺德 澧[沣]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 径[经]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其四,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 澧[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余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旧孟州中间,顺河古岸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间亦可灌田二千余顷。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所创法凡五事:一曰太阳盈缩。用四正定气立为升降限,依立招差求得每日行分初末极差积度,比古为密。二曰月行迟极。古历皆用二十八限,今以万分日之八百二十分为一限,凡析为三百三十六限,依垛叠招差求得转分进退,其迟疾度数逐时不同,盖前所未有。三曰黄赤道差。旧法以一百一度相减相乘,今依算术勾股弧矢方圆斜直所容,求到年度率积差,差率与天道实吻合。四曰黄赤道内外度。据累年实测,内外极度二十三度九十分,以圆容方直矢接勾股为法,求每日去极,与所测相符。五曰白道交周。旧法黄道变推白道以斜求斜,今用立浑比量,得月与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黄赤道正交一十四度六十六分,拟以为法。推逐月每交二十八宿度分,于礼为尽。

十九年,恂卒。时历虽颁,然其推步之式,与夫立成之数,尚皆未有定稿。守敬于是比次篇类,整齐分杪,裁为《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仪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三历注式》十二卷。二十三年,继为太史令,逐上表奏进。又有《时候笺注》二卷,《修改源流》一卷。其测验书,有《仪象法式》二卷,《二至晷景考》二十卷,《五星细行考五十》卷,《古今交食考》一卷,《新测二十八舍杂座诸星入宿去极》一卷,《新测无名诸星》一卷 ,《月离考》一卷,并藏之官。

5、赵孟頫

了 赵孟頫 f 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 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至治二年 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为何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因此被称为“元人冠冕”。

“管赵风流”的由来?有个成语叫“管赵风流”,说的是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妇。夫妻俩类似神仙眷侣,不仅感情恩爱,琴瑟和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中国书画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光照千秋。因此,后世常常也把从事丹青工作的夫妻比喻为管赵风流。赵孟頫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鉴于官场内部矛盾重重,尔虞我诈,夫人管道升曾填《渔父词》四首,劝其归去,其中一词中写道:“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还有一词同样写道:“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反映了他们向往闲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尘世的功名利禄。赵孟頫听从了夫人的劝诫,便借病乞归。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管道升看破了丈夫的心思,就写了一首著名的《我侬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话虽然说得柔情万种,道白了,其实就是要与丈夫“生同床、死同棺”,纳妾之事老公你休再想!

《元史赵孟頫传》原文: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刺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赵孟頫自画像

6、鲜于枢

鲜于枢 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祖籍金代德兴府 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 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 今北京人,一说渔阳 今天津蓟州区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 1302年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鲜于枢姓氏的来历?鲜于,汉语拼音Xin y 。起源于商纣王叔叔箕子,鲜于姓起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朝鲜谱太原谱》载,商纣王有个叔叔名胥余被封在箕 在山西省太谷县东,称为箕子。纣王即位不久,箕子见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就叹息道:“用了象牙筷,就要用玉杯来配,然后就会追求其他的珍奇物品,这就是奢华享乐的开端呀!国君一讲究享乐,国家怎么能搞得好呢!”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荒淫残暴。箕子多次进谏,纣王听得不耐烦,干脆把他关起来了。周武王灭商以后,放出箕子,并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武王要封箕子为官,但是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就出走到辽东,建立了朝鲜国。箕子的子孙中有个叫仲的,有封地在于邑,他将国名“鲜”字和封邑名“于”字合成“鲜于”二字为姓,称鲜于氏。故鲜于姓的得姓始祖是箕子。

为什么鲜于枢和赵孟頫被称为“南北二雄”? 鲜于枢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鲜于枢声有大志,然官不过太常寺典薄。工诗词,善文章,书法比为世所推许。他搜长楷、行、草,而尤以草书名世。传说他早岁学书,不得笔法,后来偶然在郊外见到二人在泥路上挽车,遂领悟了书法的奥妙,自此书艺大进。他的小楷师法钟路,草书揉怀素、大令笔意,又悬肘、回腕作书。其书法重法度,又极有气势,草书连绵而不涉狂猖。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由于和赵孟颓友善,二人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契合无同言,一见同夙昔”。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故此鲜于枢的书法也受赵孟頫的影响,尤其是《透光古镜歌册》与赵书几可乱真。鲜于枢的书法在当时就负盛名,赵孟烦对其推祟备至:“尝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处称尊耳。” 《松雪斋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的谦逊、雅量,另一方面也说明鲜于枢的书法的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元袁哀也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就与伯机相识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他“与子昂齐名一时”,“书法各宗其长,领顽当世” 上官伯堂父跋《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贴》。鲜于枢的草书狂放豪迈,师法晋唐,为元代草书第一家。王祎在鲜于枢《杜诗行次昭陵卷》后的题跋中写道:“渔阳鲜于公草法盖本于右军、大令父子,至其展为大体,则自法而变者也。”鲜于枢的“自法而变”是基于“二王”,又充分吸取了怀素、张旭、高闲等唐代草书大家的精华,并且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朱彝尊在《鲜于伯几草书千文跋》中直接认为:“鲜于伯几以古瘦见长,世所传高闲《千文》及张旭书,大约多出其手也。”朱彝尊的这种认识恰恰反映了鲜于枢草书中的唐人法度。至于元代艺文领军人物赵孟在《题伯几临鹅群帖》中的评价:“仆与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远甚。仆及力追之而不能及。”他们同为元代书坛重镇,在有元一代影响颇大。由于一为吴兴人,一为渔阳人,所以人们又习惯上称他们为“南北二雄”。

《新元史文苑上鲜于枢传》: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大都人。官至太常典簿。学书于张天锡。偶适野,见二人?免车行泥淖中,遂悟书法。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与赵孟頫齐名,终元世,学者不出此两家。或言孟頫妒其书,重价购而毁之。故传世不多云。著有《困学斋集》。虞集赞其画象曰:“敛风沙裘剑之豪,为湖山图史之乐。翰墨比米、薛而有余,风流拟晋、宋而无怍。”世称知言。子去矜、孙端,皆能世其家学。

鲜于枢行草书千字文卷

7、黄公望

黄公望 1269~1354,原姓陆,名坚,平江路常熟人,父母早逝,家贫无所依,7岁时,由侨居此的平阳黄老收为继子,据说,当时黄乐已经90岁了,看到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取“太公望子久矣”之意,改为此名,字子久,又名静坚,中年后号一峰 一峰道人、大痴 大痴道人、净墅等,晚年又号并西道人。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写山水诀》。

黄公望为何被称为一代山水宗师?他是“浅绛山水”杰出代表。浅绛山水,山水画的表现方法,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在水墨钩勒皴染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天池石壁图》也是他的杰作之一,可代表他山水画构图繁复的一路。只见画中层峦叠嶂,巨石堆垒,长松杂木,其烟云流润,山石明灭,气势雄浑,苍苍莽莽。构图至繁,状物之皴笔却简略,长而整的线条自然流畅,起落有序,多用赭色,墨青墨绿合染,色调简淡恬雅。所谓“浅绛”法,实为黄公望首创。《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工艺绘画中亦见。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浅绛山水,则全以墨为主,而其色轻重之足关矣。” 他强调了,笔墨仍为画面状物构形的基础,墨色足后,略施淡彩,画面色调单纯统一,减少浓淡和轻重的变化,而其色多施于山石之上。黄公望山水很有虞山、富春江特色,师法于董源、巨然两家而又独出心裁,表现了两种格调:一种为浅绛山水,山头多矾石,常用披麻皴与劈斧皴,笔势雄伟另一种则系水墨,干笔皴擦,皴纹较少,笔意简淡豪迈。在作画前他重视写生。倪瓒说他“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故笔下千岩万壑,愈出而愈奇,如《九峰雪霁图》便以洗炼手法表现了雪山明‘净错落之状,意境极为深远。黄公望的山水画之中,有雄秀、简逸、明快的绘画风格,浅绛山水的绘画风格,对于我国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其所撰写的《写山水诀》一书中,记载了黄公望在书画创作上的经验,主要记载了山水画的绘画经验,对后世影响其深。《写山水诀》:近代作画多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园润。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树要偃仰稀密相同。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须方多园少。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法,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林皆用此。大概树要填空,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吴妆容易入眼,使墨士气。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之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远山无湾,远人无目。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 ,要取活流之源。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脈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后代有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册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浑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之为上品。胸次宽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然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 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着色,螺青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也。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然则大有迳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

黄公望为什么被视为“元四家”之首?元代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史上一个卓有成就的时代,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被誉为“元四家”,黄公望是其中翘楚,开启了元明清文人山水画一路。元代是中国山水画、文人画的转折点。建立文人山水画的笔墨规范。元代是中国山水画、文人画的转折点。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说,文人山水画兴盛发展至“元四家”的出现,才建立了成熟的笔墨规范,“元四家”中,黄公望用墨不如吴镇,用笔不如王蒙,恰因为他简秀、枯笔淡墨的笔法是可以传授和学习的,才使中国文人画到文人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有规可循。黄公望在绘画上十分擅长绘画山水画,其山水画师法的巨然、董源,在绘画上,得到过的赵孟頫指授。其山水画之中,笔力老到、水墨略施淡赭,后被称之为“浅绛山水”。其晚年时期的作品之中,气韵雄秀苍茫,融合对自然实景的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有致。论者以为“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这种画注重师法造化,黄公望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

最著名的作品为《富春山居图卷》,长2丈4尺,至正七年 1347始作,时年已?9,苦心经营了7年才完成。画中所现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峰峦坡石,起伏变化,云树亦疏密有致。其间并点缀以平沙、村落、亭台、渔舟、小桥,以及溪山远处的飞瀑。笔法如草篆,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平和宁静的气氛。这幅画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构思时,他的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用了6~7年的时间才完成。图为长卷,长636.9厘米,宽33厘米。画中山峰起伏,林峦蜿蜓,平冈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称它为“画中之兰亭”。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高清全本

8、关汉卿

关汉卿 1219-1301年,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 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 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 今北京市人,及祁州 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关汉卿为何名字和身份都是迷?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号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列“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窦娥冤》,就是出自关汉卿之首,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关汉卿大约生于公元1219年,去世于公元1301年,经历了由金入元的过渡时期,后世许多资料将其称之为“金之遗民”,号已斋叟,为大都人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祁州人和解州人的说法。关汉卿的身份,有记载说是太医院尹,但人们遍查史书,元代似乎并无此官职。至于他的籍贯,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大都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不过也有资料说是祁州 今河北安国和解州 今山西运城人。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各地争相发掘与自己相关的文化名人是常事。于是一些河北和山西的学者,连篇累牍地著文力争关汉卿是自己的老乡。河北安国还有传说中的关汉卿故里和关汉卿墓。但他们依据的资料多为清朝文献和民间传说,不具备坚实可靠的说服力。为什么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资料会如此之少呢?这和中国古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有关。一般的文人都认为诗歌和散文才是正经“主业”,小说、戏曲都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因此,很多后世十分景仰的戏曲、小说作家生前都籍籍无名,正史无传。

关汉卿为何被尊为曲圣?关汉卿曾经在《不伏老》中自我评价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放荡不羁,无所顾忌,一副夸张的“浪子”写照。《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这以上两本历史书籍,都曾说明关汉卿本人在杂剧艺术史上的个人成就,不约而同的对关汉卿的文采进行了称赞。

关汉卿为何被外国人称为做“中国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是中国元初的一个汉族文人,他于勾栏瓦肆之中创作了惊六合泣鬼神的战斗檄文式戏剧.300年后,英国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也呈现了一位没有受过年夜学教育的平平易近剧作家——莎士比亚,他用华美而艰深的文字、丰满而传神的人物、活跃而盘曲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不美观众和读者的心灵。元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国家体制采用的是封建体制,但是却并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而最为重要的是,中原落入元朝统治者的手中之后,这个国家实行的是阶级统治的政策,将领域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人。而汉族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底层人民受剥削严重。关汉卿曾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亡生涯,而在这段时间中,关汉卿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以及社会的黑暗、官府的腐败等等。这些所见所闻,后来都成为了他创作的原材料。所以在关汉卿的作品中,会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当然对于现实生活的残酷揭露和反映,并不是关汉卿能有如此高成就的重要原因,而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倡导的那种反抗精神。关汉卿刻画人物最为出色的,大多数都是他笔下的那些普通女性人物,诸如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这些姑娘们,大多数都出身低贱,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凌辱。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悲惨遭遇的同时,也将这些女性坚强、善良、乐观、聪明、机智的性格展现出来。赞扬了她们不向现实屈服的抗争精神,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悲剧《窦娥冤》,里面那一段窦娥临刑前的唱词,汪洋恣肆、指天骂地、痛快淋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不多的弱女子的悲叹,而是一介知识分子对宇宙人生的拷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种博大超越的情怀,对人类生存处境至深至广的诘问,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特质。无怪王国维称赞《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关汉卿自言:“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近代著名戏曲理论家王国维称赞他“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9、施耐庵

施耐庵 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 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 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 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耐 『說文解字注』或从寸。諸法度字从寸。此爲罪名法度之類。故或从寸也。應仲遠高帝紀注意謂耏卽而字、用爲耏罪字。至杜林以後乃改从寸作耐。許說不如是。耐、漢人叚爲能字。本如之切。後變音奴代切。古音能讀如而。今音耐能皆奴代切。

奄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庵”字头,请参考“奄”字:

覆也。大有餘也。又,欠也。从大从申。申,展也。依檢切

『說文解字注』 奄覆也。大有餘也。釋言曰。荒、奄也。弇、同也。弇、葢也。古奄弇同用。覆葢同義。詩皇矣傳曰。奄、大也。執競傳曰。奄同也。鄭箋詩奄皆訓覆。許云覆也、大有餘也。二義實相因也。覆乎上者、往往大乎下。故字从大。周官經謂宦者爲奄。以精氣閉藏名之。覆葢義之引申也。又欠也。三字未詳。方言曰。奄、息也。李密陳情表曰。氣息奄奄。从大申。意。依檢切。八部。申、展也。說从申之意。申下曰神也。古屈伸多作詘信。不作伸、申。今則作申。俗又作伸。申本義不訓展也。故必特釋之。

“耐庵”两个字,意思是施耐庵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稳得住心神。为了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就须克制、隐忍。专注于一事,则一定能够干成。

施耐庵名字的由来?施耐庵倒过来念就成了俺乃是!施耐庵的名字原来就是他的座右铭!在1296年,扬州府兴化白驹场一个姓施的人du家出生了一个孩子,取名子安,一位老秀才给他取字叫彦端,又字耐庵,意思是等这孩子长大了,定会成为一位品行端正的才子。他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第十四世。另说施耐庵原名施端彦在创作《江湖豪侠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徐麒给他讲某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30年竟然把木鱼敲出一个深坑。这故事对他颇有启迪,于是就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来告诫自己潜心创作。以后他索性就改名为“耐庵”。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这说明只要耐得住寂寞,专注于一事,则一定能够干成。

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关系?最普遍的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为师徒关系。罗贯中姓罗名本字贯中。有《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有部分学者认为:罗贯中就是施耐庵。在明代早期版本中就有罗贯中单独署名,后期又发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施耐庵”倒着写就是“俺乃是”,用山东口音说施耐庵,发音也是“实乃俺”,而根据当时许多作家撰书署名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俺乃是罗贯中”。2006年8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专家又重新提出了“罗贯中说”。他们普遍认为,《水浒传》在明初是禁书,不可能实名出版,罗贯中本身就是山东东平人,而施耐庵在历史资料中却查不到踪迹。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作为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不仅因为其在思想内容上的丰富,也由于其艺术上的成熟。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故事结构以及语言艺术三个方面。

常言说的好、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名字由父母所取,多用贞吉字眼,而绰号则由大众喊出,多与好汉的形体、才能、性情乃至兵器有关。《水浒传》中的人物形形色色,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绰号,可以说每个人的绰号就是他们独特的“品牌”,《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最为典型。说道绰号,我们现在叫的绰号,在古代也叫混号、浑号、混名、外号,其中混号用得最多。 第一个混号,据《吕氏春秋o简选编》记载是属于夏桀的: “夏桀号‘移大牺[x]’,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 当时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牛是最大的祭品,故称“大牺”。夏桀力大无比,能推牛倒地,故叫他移大牺。《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记述道“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弄气尚气的人……”又如《水浒》第二十九回:“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春秋时还有个叫百里奚的,后为虞大夫。晋献公灭虞,把他虏去,作陪嫁的媵臣,押送往秦。他中途逃走,又为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把他赎回,故绰号为“五毂大夫”。绰号是人的本名以外,别人给他另起的异名,大都含有褒善、贬恶或开玩笑等意味。绰号的产生有多种由头,如从形貌方面看,汉代贾逵因身高头长,被称为“贾长头”;唐代温庭筠因容貌丑陋,被呼作“温钟馗上”。从举止方面看,西汉甄丰喜欢夜间谋议,人称“夜半客”。从行为方面看,东汉崔烈以500万钱买官,人称“铜臭”。从爱好方面看,南明弘光天子喜欢用蛤蟆制药,丞相马上英喜欢斗蟋蟀,因此得到蛤蟆天子、蟋蟀相公的绰号。从著作方面看,唐代杨炯被称为“点鬼簿”,是因为他好用古人姓名;骆宾王被称为“算博士”,是因为他诗中多用数字做对子。从学识方面看,明代的程济因博学而获“两脚书橱”的雅号。从谈吐方面看,唐代窦巩因口讷、不善言辞被时人讽为“嗫嚅翁”;南宋赵霈担任了谏议大夫之职却大谈禁杀鹅鸭,被讥为“鹅鸭谏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因身材奇特而起绰号的。如传说战国时齐国东郭有位采桑女,长得奇丑脖子上还有个大肿瘤,故绰号为宿瘤女”。又崔鸿《前秦录》记载,苻雄字元才,在十六国后赵建武中拜龙囊将军。因其貌极丑,头大而腿短,故军中称他为“大头龙襄”。有因貌丑前经历特殊起绰号的。用动物起绰号: 拿动物来比人是古代绰号界的一个套路,同时中国古代人民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动物的礼赞。光武帝时有一位州博士甄宇。按照汉朝的规矩,每到腊月,要赐博士每人一只羊。 到了分羊的时候,有人想把羊杀了分肉,觉得这样公平,有些人又提议还是一人一只,谁抢着肥的算谁的,两伙人为了多吃一口羊肉差点打架,甄宇同志主动上前挑走了最瘦的那一只。光武帝对甄宇同志这种领导干部带头减肥的做法非常欣赏,管他叫“瘦羊太守”。古代的时候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就是乱世出英雄,有一些留名千载的豪杰人物到现在还被后人传颂赞美。《水浒传》中人物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绰号,而且其绰号使得人物特征鲜明,性格突出,令人过目难忘。绰号也叫外号,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众所周知,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基本都有自己的绰号,而绰号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一些个人信息。人们常常根据别人的奇貌异态给别人起绰号,如梁山泊马军五虎将林冲,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人称他为“豹子头”;根据其待殊才能起绰号在小说《水浒》中,根据特殊才能和擅长而起的绰号也屡见不鲜,为大智奇谋者而取的绰号如梁山泊掌管机密的军师吴用,由于他读破万卷经书,平生机巧心灵,精通六韬三略,人称“智多星”。

为水中有绝技者取的绰号,如梁山泊四寨水军头领李俊,能挥利剑,冲破跃浪如履平地,绰号“混江龙”;因某人的性格典型独特,职业,性格,德行,勇武,或财富等等。 取自相貌特征的有:紫髯伯-皇甫端,青面兽-杨志等;取自职业或特长的:圣手书生-萧让 擅长书法,神 医-安道全; 取自性格德行的:黑旋风-李逵;另外以动物如虎、豹、猿、蛇、龙、麒麟、还有鼠、蚤、鳄鱼 旱地忽律的忽律、龟等命名的绰号也较多,如笑面虎-朱富,矮脚虎-王英等。

【三十六天罡星】

《水浒传》引首:“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道教中传说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而除了这个北斗丛星中还有七十二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常与七十二地煞联合行动,降妖伏魔。三十六天罡又称三十六天将,渊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北斗的崇拜。天将就是天宫的神将,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在术法和武功上都有相当的造诣。在古代传说涉及到天将的各类绘本中,天将大多穿着华丽的金甲,身体周围有五彩霞光缭绕,身形也非常魁梧,给人极大的华丽和稳重感。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附会于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头领。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汉的所有故事是根据一块石碑偈语展开的,正好一百零八人,按照天罡地煞的星名和外号对应顺序《宣和遗事》前集: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后亦以喻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物。

【七十二地煞星】

七十二地煞是指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七十二: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地煞一般指星相家所称主凶杀之星。泛指凶神恶鬼,比喻恶势力。天罡、地煞为道教神名。按民间信仰神明的分类,将将军分为天上有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凶神,地上有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恶煞,两者都被称为“神将”在道家法录中,有结合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的神将地兵,共同驱邪除魅的法术。《水浒传》中,因以附会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个头领,此情节在开头首引有介绍。而这个词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10、王实甫

王实甫 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 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王实甫名字的来历?王实甫的名字是德信,应该是王德信,字是实甫,今天人们说到名字都是一个,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意思,古人一般都有名和字,并且名和字意义相似,或者说字是名字的解释,名与字相互呼应。德信和实甫其实就是古代人名和字的典范,王实甫的名与字也是相互呼应,互为释义的。王实甫的名是德信,品德高尚,德行非常不错,让人们信得过的意思,而实甫,“实”是诚实,不欺骗人的意思,与其名字意思相近,“甫”这个字是在古代男子的名字下加的美称,又可以当做“父”来讲,可以看做是一个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王实甫的名和字表达了王实甫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品德方面可以超越很多人。《录鬼簿》里提到寥寥几语:王实甫,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市人,被列入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西厢记》创作于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1295年-1307年,后人从这部作品和有关资料推测,王实甫大约生活于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贴睦尔时代,与关汉卿生卒年代相去不远。根据《元史》的零星记载,王实甫祖籍在今河北保定的定兴县。其祖上究系哪一支王氏,已难以考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自宋元之后,王姓人已越来越融入社会肌理,其门庭、郡望渐趋淡化。

元曲四大家为什么没有王实甫?和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相比,王实甫同样是元朝著名的戏曲家,且其《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十分的出名。而除了《西厢记》之外,另有《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杂剧约十四种存世。而王实甫本人也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齐名,那么问题来了,王实甫为何未列入元曲四大家之中呢?原因主要有几种,王实甫之所以不入元曲四大家是因为其戏曲过于艳,文辞优美,诗意浓厚,曲文感情色彩强烈,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其次《西厢记》一出现就被列为禁书,因为作品中明确表示了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包办婚姻和等级制度的思想,所以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分别有如下词句:“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虑休,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仲明在《凌波仙》中凭悼王实甫说:“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代指元代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上演杂剧的勾栏。可见王实甫确实是混迹在风月场上、脂粉堆里,过着无拘无束的落拓文人生活。他晚年所作的套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住一间蔽风霜茅草丘,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的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醪酒。这潇洒傲王侯,且喜的身登中寿,有微资堪赡亲,有亭园堪纵游。保天和自养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尘缘一笔勾,再休题名利友。”

王实甫为何被称为“元曲状元”?王实甫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其最著名的剧作是《西厢记》,流传到今天的杂剧一共有十三种,王实甫很好的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艺术,同时也吸收了元代的口头语言,创造了璀璨的元曲词汇,堪称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文采派”代表人物。《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在浦东普救寺与官宦小姐崔莺莺相爱的故事。他们在泼辣、机智的丫鬟红娘帮助下, 冲破莺莺母亲的阻拦,终于结为伉俪。《西厢记》批判了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深受人民喜爱。几百年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该杂剧 在戏曲文学发展上有深远影响。在《西厢记》中张生初见崔莺莺即心有威慑: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面貌。《西厢记》可圈可点的一个人物是崔莺莺身边的丫头红娘这个名字。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到了南宋被民间艺人改编为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进一步把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历史上流传的崔、张故事,特别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的再创造。红娘这个人物在崔、张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在元稹的《莺莺传》中虽有其名,但并不十分重要,是一个平凡的女婢,从唐到宋的流传过程中她的地位也一直如此,自《董西厢》起,才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红娘,后代指媒人。

“文章魁首”张生。张生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且富有胆略,这是崔张爱情故事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张生便以他的风流儒雅、才思敏捷而吸引住莺莺。在佛殿初逢,彼此眼角留意之时,莺莺因张生的英俊而产生好感。’随后,张生又在莺莺烧香时,于太湖石畔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此诗即景寄情,抒发了张生内心的寂寞、孤独的情怀,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既描写了眼前月色,又是试探莺莺。全诗字句清新,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典雅,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增添了浪漫的气氛。他的风流儒雅,给莺莺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让她念念不忘他的诗和人:

【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间”。更重要的是,张生并非绣花枕头,在他把才学用于危难之时,更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以他的机智和真情赢得莺莺的爱情。在以后的笔墨传情中,张生又常以文思敏捷、挥笔而就得到红娘的赞扬:我只道拂花笺打稿儿,原来他染霜毫不构思。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提着五言八句诗。不移时,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成聪明,成敬思,成风流,成浪子。虽然是假意儿,小可的难到此。最后,张生“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更加证实了他的才学与本领。张生正是以他的胸中才学换得“文章魁首”的称颂,赢得了莺莺的青睐。书中张生并不是一个严肃正经的书生,而是一个生动而带有傻气的喜剧形象。利用故事情节的突变,充分向观众展现了张生的自身矛盾,在其前后行为抑扬交错的对比中,生动活泼地显露了他的“风魔劲”,嘲笑了他的痴、傻,从中表现张生身上志诚专一的美好品质。把张生塑造得生动有趣、诙谐滑稽,非常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由此营造的轻松惹笑的氛围,吸引了观众的笑声,使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娱乐与满足。于是一个生气勃勃、幽默诙谐的正面市民喜剧形象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传诵千古。

王实甫极尽能事,写情,情在景中,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写人,人在画中,含蓄典雅、风姿绰约。文采自是袭人,但决不轻浮,韵致在笔外。如长亭送别一段: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色凄美、有撒满云朵的碧空万里,黄花满地,谁人不引起青春易逝的慨叹?雁声嘹唳,正道出莺莺送别张生的无奈。

全诗无一个“愁”字,但读来句句是惜别之际的愁心冷绪;全诗无一个“泪”字,但欲说还休的隐忍之泪,都闪耀在凄迷的景色里。此诗邃成经典,成为数百年来儿女相别的典范作品。王实甫又最擅用典,前人诗词佳句,顺手拈来,契合情境,又妙然自在。人物唱词极尽锤炼,又语出天然、纤尘不染。综观王西厢全篇,人物唱词大雅与大俗相结合,给人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且读来通晓流畅、活泼生动。后人无不喟叹王实甫的大手笔,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道:“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就连曹雪芹也掩不住满心羡慕,托了宝黛之口,喝了声彩:“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王实甫一生创作颇丰,但名目可考的只有14部杂剧,除《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留有全本外,还有《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韩彩云丝竹芙蓉亭》各一折。其余仅存名目于《录鬼簿》。王实甫铸就了我国文学史上最璀璨夺目的珍品《西厢记》,以超迈于时代的视角,重新演绎了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唱响了冲破礼教束缚,争取婚恋自由的最强音。后人称王实甫取得了古代文采派的最高成就,明代何俊良说:“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家之雄。”

以上就是(元朝名人!(中国元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