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教育部明确将心肺复苏纳入学生考试内容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相关答复如下:

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协同推进包括心肺复苏术在内的中小学急救知识教育。

一、明确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相关要求。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包括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在内的15项专项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二、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将拨打求助电话、基本急救知识内容、简便止血方法、中暑的预防和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等内容,循序渐进纳入按不同教学阶段健康教育内容。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重要内容,明确规定要树立安全避险意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

三、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物学、地理、化学等学科融入了急救知识相关内容。例如: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学生“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救助办法”。初中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等,高中生物学课程专门开设了“急救措施”模块,其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公民必备的最基本的医疗急救措施知识与技能,如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120”紧急呼叫、心肺复苏、外伤止血、游泳意外的自救、动物咬伤后的处理、煤气中毒后的自救与互救等方面的内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安全运动、预防常见运动伤病和突发事故、消除运动疲劳的知识与方法,如心肺复苏、溺水救护等知识与技能”“掌握并运用安全避险的知识与方法,如拥挤、暴恐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避险和急救常识”。

2017年9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加强学生急救自护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推荐了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演练等主题活动,指导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应急防护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各地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红十字会分学段编辑出版系列读本,在部分省份开展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建设安全教育体验教室,支持学校开展救护支援活动,其中2019年支持内蒙古等25个省份开展活动,在学校与社区培训救护员3.06万人,开展救护讲座普及3.29万人次,开展救护演练58次。“十三五”期间红十字会开展标准化的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支持地方建设标准化培训基地150个,实现培训、体验、传播的三大基本功能,成为中小学生参加应急救护培训与体验活动的重要场所。

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会同中国红十字会做好青少年学生急救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此前报道:教育部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近日,为了充分发挥红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引导青少年参与红十字事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通知称,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培训培养急救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红十字应急救护课程资源。同时,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启动“红十字爱眼护眼工程”,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烟草和毒品等健康教育,有效保护、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通知还提出依托学校特色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在学校红十字会直接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引导、支持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策划和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

在阵地建设方面,今后将加大投入建设博爱校医室,建好用好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文化传播基地、人道主义教育基地、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等阵地,培育一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示范阵地。同时,整合现有资源,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红十字青少年阵地机制,建设一批符合青少年特点并能实现自主运转和持续发展的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普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这一院前急救技能已经不再是医务人员专有的技巧,将其推广至大众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说明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请看下文:

急救普及是衡量一个社会综合实力的标准,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国外发达国家,有三分之二的成人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在我国还远低于10%。因此在我国推广急救,普及心肺复苏模拟人的操作使用是一项艰巨,刻不容缓的任务。好在部分地区已经意识到全民急救的重要性,正在如火如荼的推广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除医院,学校,一些大型企业,社区也都购买心肺复苏模拟人,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培训。

利用心肺复苏模型培训心肺复苏操作是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跳骤停而死,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心脏停止4分钟内,如果施予正确的心肺复苏,有50%的患者可以成功复苏,随时间增加,复苏概率相应降低,直到10分后基本无希望。如果我们的急救普及率也像国外那么高,只要患者在公共场合发病,也有一半的人可以从死神手里逃脱出来。

家人和朋友培训成掌握家庭自助急救基本技能的“急救员”,以此构建一个家庭自助急救、社区干预急救、120专业急救、医院高级急救“四位一体”的院前急救新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心脏骤停救治存活率。上海益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肩负社会急救推广使命,与多方合作,研发各类功能先进的急救模型以提高社会平均急救水平。

宝,喜欢(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教育部明确将心肺复苏纳入学生考试内容)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