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植食恐龙:鹤龙
鹤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存活于侏罗纪的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其中包含的化石非常少,仅仅只有
鹤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存活于侏罗纪的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其中包含的化石非常少,仅仅只有四肢骨骼碎片和部分颌骨,因此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它的种属,只能通过颌部骨骼来判断它可能是鸟臀目恐龙。
鹤龙的体型根据仅有的化石碎片只能大概判断它的体长可能为1.2-1.5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606位,算是迷你型恐龙的一种,就像大多数似鸟龙一样,比如棘齿龙、似鸡龙等,鹤龙也是主要以植物为食,使用粗壮的后肢进行两足行走。
鹤龙的化石发现鹤龙第一批化石就发现于非洲的南部,早在1911年的时候就完成了命名和相关的研究,但是由于化石实在太过稀少,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非常少,甚至种属都还是模糊状态。
不过从仅有的颌骨化石能够看出,鹤龙可能和异齿龙有一定的近亲属性,因为在下颌骨的前端能够看到非常尖锐且锋利的尖牙,之后就是明显扁平的臼齿,能够方便啃咬和磨碎植物。并且从鹤龙的四肢骨骼碎片也能够看出它属于一种体型较小的鸟脚类恐龙,主要是后肢比较发达粗壮,而前肢则比较瘦弱。
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