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考据)宁九郎其人·百家

(考据)宁九郎其人·百家

百家

(考据)宁九郎其人·百家

*不是同人是考据。主要是行文背景的颅内补白。请视心情食用。

** 恰逢央视戏曲翻出了老录像凑成纪录片《典藏》,第二期是六十年代北昆老录像,头一回见能动的韩世昌、白云生、侯玉山,心里很是感慨了一番。故成下言。

宁九郎身世背景考据

鬓边还是一部相较于同时代剧来说考据严谨的春日cp限定电视剧,剧中九郎独白及旁人补白都说的很明白了,宁九郎长在南府自小太监抚养。

与唐德刚梅兰芳传中描述印证,基本吻合,“南府伶官多江苏人,盏南巡时供奉子弟,掣以还京,置之官侧,号南府子弟,皆掣眷居焉。其实江苏岁选年少貌美者进之。嘉庆后渐选安徽人皆纳之南府,道光后南府皆居太监,伶人不得掣眷矣。”

“若辈向系苏扬小民从粮艘载至者。嗣后近畿一代尝苦饥旱,贫乏人家有自愿鬻其子弟入乐籍者,有为老优买去任其携去教导者。”

参考梅家祖籍泰州,九郎人设为苏扬地应该一致。九郎的童年应该遭遇原生家庭的饥餒然后被卖,少年时代学戏,生活在一群心理变态的老监中间,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性格里面孤冷的地方,不是没有来由的。

宁九郎戏曲背景考据

剧里给九郎选的四出戏,是很妙的,无一例外都是昆曲。

回忆杀见刘汉云唱的是扈家庄水仙子曲牌,这出武戏很考功夫,水仙子这段的枪花要耍得快准稳实不容易,可见九郎少年时代功夫是很好的。能做梨园魁首,他同辈的商菊贞有商家棍(莫不是擅猴戏?),如果九郎在太后面前应工扈家庄,应当说,他的武功是很不简单的。【水仙子曲牌,京昆各种戏曲大奖赛,武旦组必演曲目。】

退隐后重返舞台两次,一次反串行当唱铁冠图,一次白蛇传断桥的金络索曲牌,都是典型昆腔。然后蕊子拿着九郎的帖子去上海,跟上海王老板唱,也是昆腔白蛇传。可见九郎的昆曲极富盛名。

选梨园魁首二代目的时候,他没有出席,一个人在家唱曲,唱的是思凡——又一个经典昆曲表演段落。

可以说,在他出场为数不多的一小时里及旁人的提及中,他是没有唱过皮黄的,都是昆曲。

那么九郎的名字怎么来的呢?

我觉得有可能是参考了同光十三绝里面朱莲芬,吴焘(别署倦游逸叟,人称吴四先生)在他撰写的《梨园旧话》中说:“旦角著称者殆难缕数,以当时各堂弟子无不应召侑酒,色与艺并重,故习青衫与花衫者最多。青衫著称者以喜禄、宝云、余紫云、时小福为最,花衫著称者以松龄、长贵、梅巧玲、杨桂云为最。至昆旦则以朱莲芬为无上神品,即许海秋先生《玉井山房文集》中称为‘莲郎’者是。此不过略举数伶,以志承平时梨园中舞扇歌衫之盛。”

九郎,莲郎,昆曲盛于江南,有此称呼更贴切身世。

那么九郎为什么会觉得他会的已经是故旧,不肯做商细蕊正式的师父呢?

这个要分两层来说,一层是九郎会不会京剧皮黄。从他在剧里的时间线来看,我参考梅巧玲和通天教主王瑶卿相结合,不会皮黄的可能性为零。

“到了满清末叶,昆曲就式微了。而打倒它的,却是由南方北传鄙俚不堪的土戏「乱弹」,也就是所谓「黄腔」。湖北黄腔黄冈两县所流行的黄泥调,便是后来的二黄。再配上徽调汉调乃成为后来的皮簧。

咸丰以后皮簧日盛一日。同治中兴时昆曲就被打入了冷宫。老的昆伶都纷纷改业皮簧。作这个转替时代底枢纽的便是三庆班头的程长庚,和四喜部头的梅巧玲。

巧玲原为昆伶且能吹昆曲笛子三百套,但是时势所趋,他终于改业皮簧,成了京剧的开山祖师之一。不过巧玲那时所唱的京剧不但词句是下俚巴入,和昆曲不能比;就是它那主要伴奏乐器的胡琴,所拉的调门也十分简单,虽然已比笛子进步多了。”

由此可见,九郎应该京昆皆演,但是昆曲更精。

那么才到了二层问题,他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能教商细蕊。

京剧是不断演变进步发展的,九郎懂皮黄不代表他能超越商细蕊,从宫里供奉出道的老一辈是不怎么编新戏的,参考谭鑫培可知。

在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这一批人的手上真正达到了鼎盛时代,现在常常演的旦角剧目,凤还巢、锁麟囊、西施、梅妃、红娘、穆桂英挂帅等等,无一不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打磨而成,而按照剧中时间线,九郎应该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就隐退王府了。

宁九郎不是不懂四功五法,不是不懂什么是好戏,只是,他自己喜欢自己爱演的好戏,已经不是座儿们喜欢的了。昆曲的兴盛是明末,惶惶六百年历史,其实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爱听爱唱的人,就已经是很小众的了。

所以,他不想成为蕊哥师父,个人愚见:一来喜欢蕊子不愿用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师徒名分束缚;二来是角儿总归是座儿的,九郎被座儿们念着的很大一个招牌是梨园尚书,宫里规矩,昆腔雅韵,已经落日余晖。

宁九郎与齐王爷相交考据

如果说程商的原型是冯梅,那齐王爷身上或多或少也有民国四公子之一溥五爷的影子。名声虽然是“四公子”中吊车尾的那个,但身家最为尊贵显赫。

少年时候,他行走上书房,是光绪帝的同桌(陪读)。清朝末年,他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兼理民政部总理大臣,后来又在清华大学当过曲学导师,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教过昆曲。

他是皇室末代公子,自称“红豆馆主”,乃“京昆第一名票”,在昆曲界被称为“南徐北溥”。梅兰芳以他为知己,称他为“行家中的行家”。

九郎与这样的遗老相交而隐居,正是相宜。

另外,剧中没有交代齐宁原来在清朝认识与否,但按照齐王爷在天津实业救国开工厂这一剧中线索,说两人是在天津相识并一见如故,也很容易理解。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的行将灭亡之际,许多依附于这个封建王朝的士大夫阶层为了避祸开始退居天津,以观测时代风行。因此,许多昆曲伶人、昆曲研究家和昆曲评论家也随着这些士大夫的转向而在天津开始了潜心研究、论著和演出活动。

最早来津开始曲学研究的是号称近代论曲三大家的王季烈,他与王国维、吴瞿安(梅)都是当时国内研究曲学的顶尖学者。

一九一二年,王季烈避居天津,他在《戒子篇》中说:“宣统三年(一九一一)辛亥…..时君主立宪,季烈任资政院钦选议员。革命成功之后弃官不仕,悔治西学,乃潜心旧学。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壬子…..避地天津,始读曲遣愁。”

至于齐宁,您问我是不是真的?

那自然是真的,众所周知,视频不能ps,因此,日夜相对,是真的。

(考据)宁九郎其人·百家)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