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

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

含玉之礼(一)

今天看了《周礼》,第一篇《叙官》看不太明白,好像有遗漏的文字。第二篇《天官大冢宰•大宰》就比较有趣了,感觉古人的心底太纯正了,古人的六典八法真的很美妙,第一是治典,用来治理天下各国,治理官府,治理民众。第二是教典,用来安定天下各国,教育官府的官吏,使民众顺服。第三是礼典,用来谐调天下各国,统御百官,使民众和谐。第四是政典,用来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百官政风端正,民众赋役平均。第五是刑典,用来禁止天下各国的叛逆,惩罚百官的违法者,纠察民众。第六是事典,用来使天下各国富强,百官胜任职事,民众能得生养。

这里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法典为第一,教典为第二,礼典为第三,政典为第四,刑典为第五……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的法典为最高典,即是全民都要尊守的规矩,若有人不尊守怎么办呢?就会有教典来指导其遵守,若教典还是有人不遵守,即会有礼典来督促其尊守,若礼典他还是不遵守,就有政典来强调其遵守,若有政典他还是不遵守,不好意思,就可以上刑典了……

由此排序可见,古人对法典重视的程度比教典大,对教典重视的程度比礼典大,对礼典重视的程度比政典大,对政典重视的程度比刑典大……

在看今人之法,完全同古人不一样,以刑法为最重,政法次之,礼法再次之,教法更次之,道德之法更无关紧要了……

可见今人善于治,古人善于防患,相比之下,我个人观点还是古人高明一些。

我不知道我的观点对不对,因为我若这么讲,定会有人反驳讲,老封建思想,古人高明为什么周王朝会更迭呢?我若找出其更迭原因,又会拉出一个大乾坤,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化繁为简,大周近八百年江山之后,想必还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江山超之吧!这点是不争的事实吧,所以我们就不得不研究其优越的东西,我讲这些并非是要我们回到大周的时代去,而是希望我们能学习到先贤们那些好的东西,以方面服务这个时代,毕竟我们马上就会华夏新复,新复就得有新方法,但也得有些遗留下来的传家宝作基石吧!

有聪慧之人可以去读一下,在古诗文网,免费版本的,下面我就不阐述此文的思想了,我只讲一下我对文中的“含玉之礼”的个人分析,我认为古人找到了珍珠或玉石可以降体温的方法,才形成的“含玉之礼”。

先古之人的医疗落后,大多会因为一场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感冒高热而昏厥休克致死,以致于偶尔的一次某个病人口含冰凉的石块,冰凉的石块把热给降了下来后得救,获以神启,才会有后来的人们得了热症休克后用玉来降温的方法,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人逝去后的礼节——含玉之礼。

于是自然也就有了后来热者凉之,凉者热之的中医理论基础,后来又根据万物的阴阳,食材的寒凉温热温的属性之差别,发展出了一个强大的“中医世家”。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古人为什么形容一个人美好的品格用“温温如玉”这个词了,因为这个“玉”关键时刻能救人,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对这个“含玉之礼”更加敬重一些。如那些“温温如玉”的君子之人更加敬重一些,这全是古人们的心血啊!

在当今社会之中,或许那些人平常不纳世俗,不善言词,不会识气象,不会随风倒,不懂得左右逢缘,但那些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在当今社会之中,或许那些人平常没有风光的车子,豪华的房子,漂亮的妻子,大把的票子,他们甚至于破衣烂衫,在酷热的炎夏下食不果腹,在严寒的冬日里忍受阴风。但那些人总能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成为中流砥柱。

为古人点赞,也为那些古今温温如玉的君子们点赞。

行事方法(二)

《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之中的行事方法也很美妙。对我们今天的人们也有很可贵的指导意义。

按九种贡法收取诸侯国的财物。第一是贡献祭祀用物,第二是贡献接待宾客用物,第三是贡献各种器物,第四是贡献丝织物,第五是贡献竹、木材,第六是贡献珠贝金玉等自然之物,第七是贡献缝制祭服用的材料,第八是贡献玩赏之物,第九是贡献各地土特产。

我们今天的人们可贡法解读为奉献。第一奉献就是祭祀神灵的用物要洁静。当然,今天的人们大都是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灵之说,但是我们相信精神,相信信仰,相信以诚待人内心才会安宁。我们虽说有大多数人不相信神灵,但我们都有敬畏之心,我们敬畏的是乾坤中的浩然正气。只有有了敬畏,人人才会以诚待之,你没看我们入团入党时都会宣誓吗?这就是一种敬畏。如果没有了敬畏之心,就会自大,骄傲,放纵自己,招来祸端。看看那些被中纪委逮着的贪官们,就明白他们没有了敬畏之心。

第二是贡献接待宾客用物。

做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要明白一个家庭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由无数的亲戚朋友的家庭之联系才存在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笑迎八方宾客,就会对待宾客充满欢悦之情,总想着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宾客,这才是一个兴旺之家该有的样子。世人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我认为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认为富人来穷人家里,不是为了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有没有诚志。

“叔向贺贫”的事情百家户晓,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由此可以看出,富人并不看重穷人的财富,而是穷人的诚心了吧!

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倘若富人在深山有远亲,没诚志,不懂得以诚志来待宾客,即使一时之间有些远亲,也是不能常久的。看看大明首辅张居正的下场,就明白了,不得不说张居正是一位公正耿直的好官。但从他对待同窗艾自修的态度上,就注定了他百年之后被抄家的悲剧。所以说无论穷富,我们都要以诚待人。

关于第三是贡献各种器物,第四是贡献丝织物,第五是贡献竹、木材,第六是贡献珠贝金玉等自然之物,第七是贡献缝制祭服用的材料,第八是贡献玩赏之物,第九是贡献各地土特产。我认为是指导我们各自热心本职工作,要有匠心精神。做学问的就一心一意的把学问做好,做工人的就一心一意的把产品做优,做生意的就一心一意的把生意实在,做农民的就一心一意的把粮食做丰收,做官员的就一心一意的把德行做光大。

用九种和协的办法联系天下各国的民众。

第一是诸侯国君,以土地取得民众。

第二是官长,以尊贵的爵位取得民众。

第三是老师,以贤德取得民众。

第四是儒士,以道艺取得民众。

第五是大宗,以亲睦族人取得民众。

第六是主人,以有利可依取得民众。

第七是官吏,以治理民事取得民众。

第八是朋友,以可托付信任取得民众。

第九是掌管山林川泽的官吏,以山林川泽的材物取得民众。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做为今天社会的一个人,用这九种和协的办法也会活的很快乐的。

如果中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般都是钱财的问题,可以用这九种和协的办法联系各国省的民众。

第一考虑的是联络省里的官员,以土地取得民心。

第二考虑的是联络地区的官员,以尊贵的爵位取得民心。

第三是考虑的是联络各校的老师,以贤德取得民心。

第四是考虑联络退休的及闲赋的儒士,以道艺取得民心。

第五考虑的是联络各各大集团及各民族的大宗,以亲和各各大集团及亲睦各各民族的人们取得民心。

第六考虑的是最普通的民众家庭,以有利可依取得民心。

第七考虑的是官吏,以治理民事取得民心。

第八考虑的是得力的朋友,以可托付信任取得民心。

第九考虑的是掌管山林川泽的官吏,以山林川泽的材物取得民心。

拥有了这些方法,接照自己的诚志与德行行事,就会取得全天下的民心而行遍天下无忧无虑了。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_WWW.XUNWANGBA.COM

这么老人是个榜样,他是成汤后人,他知道行事方法的指定更多,有待我们去探寻。

读(周礼•天官•大冢宰•大宰)有感)宝,都看到这里了你确定不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