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稗官野史(17) 书院

稗官野史(17) 书院

文化

稗官野史(17) 书院

中国书院创始于唐代。唐初民间已经存在某些书院,攸县光石山书院和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河北满城张说书院一起,要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了。

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负责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备顾问应对,不过这些并不是后世教学意义上的书院。唐昭宗大顺年间(890-891),江州陈氏设东佳书堂供子弟修学。这是最早的书院之一。这时已是唐末,书院就这样出现了。

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族宗法意识影响,这时的书院尚是家族单独所属,并不像后来那样开放:

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女生有赋性聪敏者令入学,稽有学成应举者。

这个陈氏家祖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大族之一,历时三百多年后于北宋嘉佑年(1056-1063)间因统治者惧其家族势力过于强大,而下令分析为二百九十一庄散于各地。(义门陈氏)一者因为家族人数已达三千九百多人,再者因为家族中多有应试登科者。前者因为宗族意识,后者因为书院教育。

书院在义门陈氏宗族发展上起到提供教育提高族人文化素质的作用,同时,书院担当着家教的职责,深刻规范了族人的思想,并坚守着道德上的共识,从而在相对独立的一方生活空间里涵养出敦厚的家风,有助于家族的凝聚。书院也提供了一个参加科举的重要途径。

唐末及五代时期,由于时局不稳,官方教育并未起到很大作用,家族私人的书院便可以帮助本族子弟接受文化教育参加科考。大批同族子弟入仕也可以壮大家族势力,家族势力的庞大也使得陈氏能够在乱世中免于刀兵之祸,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也不忘赐‘义门’匾额。由于外部强大官方政治力量干涉之后,家族被拆分各地。

宋崇宁间,此书院为儒学接管,并予以迁移,并借以义门的名誉,改称为“义门书院”,由县管理,家族经营的书院完全为官学掌握。有学者把东佳书院与皇寮、松州、梧桐书院列为唐代的四大书院,宋处东佳(义门)书院仍然很兴盛,受到最高统治者重视,当这种重视转变为对家族力量的担忧后,家族和书院一起受到打压,辉煌难再。宋代官府奖励,书院大兴,各地书院纷纷建立勃发,出现了宋代的“四大书院”,但并没有东佳(义门)书院。

书院盛于宋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便鼓励私人讲学,于是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

这个时期形成了四大书院,最受公认的说法中国四大书院的说法是: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城南的应天书院(睢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或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这些书院在官方的鼓励下兴建或复兴,促进当时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是也起到了代替和补充官学的重要作用。

如在嵩阳书院,就先后有范仲淹二程司马光等人在此讲学。苏轼、周敦颐曾在石鼓书院讲学。应天书院也有晏殊讲会,范仲淹也在此进行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书院也培育了大批知识分子,输送了很多有能之士。

当时局安定,政府再次兴起学校教育意图直接控制人才时,书院便受到了冷落。而且这些书院并不是直接为了科举服务,当另有他路时,不经科举难以入仕的读书人便更多的转向了官方的学校。

北宋时期书院整体有兴盛也有衰落,这是相对于读书人的偏好而言的。政治力量再次影响了书院的发展,虽然是一次小的波动。所以到了南宋时期,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书院独特教育宗旨自觉地把书院与官学区别开来,反对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庸,力图摆脱强大外部政治力量的干预。朱熹说“前人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友士,相与讲学,非止为科举”,希望使书院成为培养能传道济民的有用人才的场所。

然而摆脱是不可能的,能摆脱的也只是对官方对书院教学体制教学目的的干预,而且学习的最终目的仍是科举,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想要安邦定国匡扶天下实现抱负,只有向政治力量屈服并成为它的一部分。倘若只是追求个人的自由解脱那已经不是儒家了。无论书院或是学校,都是教授儒家内容。不同的是,前者会有知名学者的个人看法,相较于官方体制多些自由探讨的风气。学者的看法被官方认可并成为权威,一些书院就会因为学者的原因而大兴起来,一些会受到压制。或者说书院只是一个载体,被压制的是其他的思想看法,有人称之为“异端”,典型的就属“庆元党禁”,政治斗争波及理学家,许多著名的学者受到牵连,人被放逐,著作被禁毁,这些人所创办的书院也受到打击。

每当政治力量认为书院代表的势力过于强大或影响自己的政策时,就会才取打压抑制乃至禁毁的手段,即便是支持书院的发展兴盛也不希望它自由风气大开。

元时期很多儒家知识分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是不愿入仕途,退居山林建立书院自由讲学。政府奖励书院给它提各种支持,不过另一方面采取很多手段加以控制,通过委派山长或给山长授予官衔来掌握书院的领导权力,书院人员的职务也要由官府决定,书院学生的任用要由地方官吏推荐再视考核情况决定。官方压制,书院便不得发展或发展缓慢,这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的枷锁。而这是单向的压制,书院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反抗的。只要最高层认为可行,所有书院便可立即毁掉,人员投进监牢施以酷刑。

明嘉靖年间最高统治者两次下令“申毁天下书院”,张居正当权时期也下令禁毁书院。在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明清时期,书院自由讲学的风气是不和谐的存在,为加强思想控制,必须对书院进行打压。值得一提的是,始于北宋,于明末复兴的东林书院,直接参与了明朝末年的政治斗争,这和以往书院的表现截然不同,尽管结果是失败的。斗争的过程曲折复杂,失败的代价血腥而残酷,天启五年(1625),最高统治者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

书院教育的精华在于思想自由不拘一格。随着王朝统治的愈发专制,对思想的控制更加迫切,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激化至不可调和,而解决的手段只有后者对前者的大加挞伐。顾宪成“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这封建时代是知识分子最后的胆量。有清一朝,学者不再言此。没有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也就没有学风自由的书院。即使清代的书院数量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也只是单纯的科举附庸。政治力量替换了书院的内核,不再让它学术风气自由。书院的建筑生员都在,自由的风气却消失殆尽。

战争也是政治的一种体现。每逢战争,大多书院必定被焚毁。

以岳麓书院为例,建于北宋初年,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

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几百名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自杀,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

(长沙就是潭州,在元灭南宋的过程中抵抗当属最激烈)

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又于1368年(至正十八年)毁于战火;

1643年(崇祯十六年),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与明朝官军进行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

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

又如石鼓书院,建于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书院毁于兵火;元末又毁于兵火;明朝末年,书院再次毁于兵火;1939年4月6日,日军空袭衡阳,石鼓书院被炸成废墟。

战乱面前,书院不能免于战火。这种破坏也是巨大的,每次被毁都是一次损失,而有的书院因为某次战火再也没有机会重建起来。

《礼记》有言“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焉”,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学术组织,身在这组织中的“人”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有有着安邦定国的理想,在自身受到来自上层打压时多为服从,一者出于对上层的尊重,再者是并没有很强的反抗思想。不过在国家危亡时就会表现出很激烈的抗争,这也是出于自身的理想。

总的来说,在中国,书院自出现至没落,自身几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势力,更不用说面对统治者的压制时进行反抗。值得一提的是,移植于中国书院的古代朝鲜书院出现了极端状况:

书院本身出现了霸占土地、集敛院奴、勒索‘祭需钱’、私征‘院保’(一种税金),庇护罪犯,参与党争, 以‘儒通’、‘ 清议’ 而干扰时政等种种弊端, 对国家经济收入、 兵役来源、 社会安定都构成重大的威胁,

这是宗主国中国的书院所不能想像的。

其实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清书院到底是干啥的,和科举是什么样的关系。

还有所谓的官学和私学最后目的不都是做官么……

了解书院的历史还得看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以及各个书院自己的专史。

稗官野史(17) 书院_WWW.XUNWANGBA.COM

以上就是(稗官野史(17) 书院)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