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相比西医,中医的优势在哪里?

相比西医,中医的优势在哪里?

西医

相比西医,中医的优势在哪里?

这个问题当然非常重要。如果中医相比西医没什么优势(除去源远流长的历史),那么我们应该坚决抛弃它,不带任何犹豫——因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文明想要发展,就应该勇敢地向前看,而不应该固步自封,沉溺于往日的辉煌。

那很多人会说,中医有这样那样的好处,比如说:

中药疗效更好?

中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

中医理论更先进?

搭脉诊断更准确?

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经不住推敲,很多中医黑们也早就有理有据地批判过,我这里不再赘述。就算是“中医历史悠久,因此临床经验丰富”这样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古代的医生没有经过统计学的训练,也不会好好地写医案,只能通过书本抄写的方式把经验传递下来,所以无论是医案质量还是数量,和西医近百年的积累都是没法相提并论的。很多中医的医案写得像小说,像散文,像议论文,还有的总是寥寥几笔惜字如金,像是半成品。

当然了,这些也并不丢人。毕竟中医是农耕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没有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数学、显微镜、化学、生物学等等)的情况下,能够发展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拿它和西医来直接比较,其实是不怎么公平的。

那是不是说,中医就应该被淘汰了呢?也不尽然。我觉得中医有一点是目前的西医还比不上的,那就是使用组合药物治疗的思维方式。

我们都知道,西医治病喜欢找特效药。从青霉素到头孢,再到各种各样的靶向药,西医的神奇之处在于,要治某一种病,就去找某一种特别的化学成分,专门治这种病。

因为这样的成功案例太多,就容易让人误以为医学就应该如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药物治一种病,简单又高效。可实际上,使用多种药物组合的方式治病,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就算是西医,也常会使用简单的复合药物进行治疗。举几个例子:

很多常用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其实可以和别的药物一起使用产生协同作用。比如(1)与丙磺舒合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代谢半衰期。(2)与克拉维酸钾合用可克服微生物产β-内酰胺酶而引起的耐药性。(3)与氟氯西泮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等等。(摘自网络,多谢小马哥)

著名的对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其实就是“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摘自百度百科)

就算是屠呦呦先生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我个人把它看作和从植物中提取的阿司匹林类似,属于典型的西药,而屠呦呦先生,也更像是一个戴着中医帽子的伟大西医),其实也不能够单独地对抗疟原虫,因为疟原虫很容易会产生抗药性。就像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文件说得那样,应该使用多种抗疟药的组合药物,才可以有效地防止疟原虫出现抗药性: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我也不是这方面专家,就不班门弄斧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能够允许使用多种药物的组合,趋利避害,控制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增加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控制病毒病菌的耐药性,那么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个概念在现代医学中叫做Polypharmacy,也叫做Drug combination,是最近新兴的研究方向。比如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Jure Leskovec教授去年发表的论文,就是讲如何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组合药物的副作用:

使用组合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性、协同作用产生单一药物所没有的新效果等等。

其实,西医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药物组合治疗这个方向。那为什么如此显然的研究方向,一直没有火起来呢?要知道,鸡尾酒疗法是1996年被提出来的,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寻找正确的药物组合,对于西医来说并不容易。虽然相对中医,西医非常年轻,才两百年的历史。但是相对很多现代科学来说,西医其实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学科。一旦需要考虑多种药物组合,那么潜在的可能性会指数级别地增长。按照西医的要求,药物的组合需要有可解释性,也就是说,不但每个药物是干什么的要理解清楚,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各种作用也要明白,这一下子就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度。

对于这样指数增长的复杂问题,西医并没有很好的工具进行处理——我们知道,这是计算机科学比较擅长的问题。对于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现代科学一般本着严谨的态度,会选择先不去处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医对于组合药物的研究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中医则不一样了。因为野路子出身,中医不在乎可解释性,不在乎双盲实验,不拘泥于使用单味药,只要能够治好病就可以,一个方子里面可以包括十多种药材,里面有几个是南郭先生也没关系。因为不在乎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有大量的直觉掺杂其中,有的是错误归纳,有的是局部搜索,有的是瞎猫撞了死老鼠,但不管怎么说,中医成功地从指数级别的可能性中,找到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组合药方。

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算不上是什么优点。整个搜索的过程很多是直接在人体上实验的,由于误治而死的病人千百年来数不胜数。但是呢,因为西医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空白,所以中医的经验就很有价值了。倘若我们把中医的药物组合的理念归纳总结下来,当做机器学习的初始状态,在现代统计学、生物学的帮助下而不断改进,那对西医将会是巨大的帮助和补充。

我举个例子,是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时候提到的关于抵当汤的内容,和西医的鸡尾酒疗法非常相似。郝万山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易于理解。这里我冒昧摘抄一段他的上课内容:

(当我们需要破血逐瘀的时候),用的是抵当汤。抵当汤这张方子,你看它的药物组成,水蛭,虻虫,桃仁,大黄。你看看这个方子非常有意思,水蛭就是稻田里,水田里头,那个最能够吸血的蚂蟥;过去下稻田都是光着脚丫,那个东西它的口那个地方有一个吸盘,吸到你的皮肤上,它瘪瘪的一个身子,从它的口腔里吐出一种溶血素,使你的血液不凝固,一会儿就把它的身子吸得圆圆的,鼓鼓的,你要想拔下来的时候千万别这么拽,这么拽它会越拽越紧,你就拍,一拍它就掉下来了。所以水蛭是水生动物中最善于吸血的。

第二个药是虻虫,虻虫是飞的动物中最善于吸血的,虻虫最善于叮牛马,你看牛和马那么厚的皮被它一叮,还能把血给吸走。所以我们人类在露天游泳场游泳的时候,特别怕这个东西。现在这个东西很少见了,过去我们到农展馆东边,都是天然的大水坑,我们到那个地方游泳的时候,特别怕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一叮就是一个大包,比(其它)什么东西叮的大包都厉害,这是飞的昆虫中最善于吸血的动物。

桃仁是树上结的果实中的种仁中,最善于活血化瘀的,而大黄这个药是本草植物中,最善于破血逐瘀的。这四个药,有“海军”,“空军”,大黄算“陆军”,桃仁算空军的陆战队,还是陆军的空战队?这四个药选自不同的生态环境,所以说它集活血化瘀药之大成,真是立体作战,八面包围,海陆空协同作战。我说这个话大家不要一笑了之。这一个药的生态环境,和它的性味归经功效有密切关系,我们用药,选活血化瘀药如果都是选的同类的草木这类的活血化瘀药,那他的力量很单薄,如果在不用的生态环境中,选择活血化瘀药,力量集合起来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到。

郝万山老师讲得非常深刻。可以看到,抵当汤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药,用于一些瘀血的病。可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不同的化学物质才能够化去淤血,这里水蛭,虻虫,桃仁,大黄都有很强的化瘀作用,但是有效成分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可能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当它们一起被使用的时候,可以处理绝大部分的瘀血情况,甚至可能会产生一些协同作用。这个和鸡尾酒疗法的思想是很类似的。中医每个经典方子,多多少少都可以讲出这样的故事。

有些同学对水蛭,虻虫能够活血化瘀嗤之以鼻,觉得是错误的逻辑得出的错误的结论。其实,吸血的生物体内有抗凝血的东西,这一点没什么奇怪的,不然它们怎么高效地吸血呢?比如,可以参考:蚊子的唾液可否用来抗凝?如何有效的提取? 只有1%的人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吸血的 水蛭注射液抗血栓与抗凝血作用。当然了,晒干了煮完了,这些成分还剩多少,抵当汤具体的工作原理,有哪些化学物质在起作用,彼此之间又发生了哪些反应,仍然需要现代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方子流传了下来,对很多患者是很有意义的。至少从P!=NP的角度来看,从茫茫药海中找到这些方子可并不容易。

——我认为这就是目前而言,中医相对西医最大的优势了。

以上就是(相比西医,中医的优势在哪里?)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