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

影响力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_WWW.XUNWANGBA.COM

01《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豆瓣评分:8.3 (31564人评价)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勒庞,但你极有可能听过这本书的名字。

这是一部争议极大却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经典。

书中对于乌合之众的定义,就是指因为某些共同利益短暂集合到一起,失去理智的一群人。

勒庞说:“在群体之中,绝不存在理性的人。”

在他看来,所有的群体都是丧失理智的,他们容易被感性情绪牵引,做出疯狂的举动。他将群体看做一群完全没有思考能力的傻瓜。

类似的观点在书中还有很多,这是它引起争议的地方。但考虑到勒庞创作该书时的法国大革命时代背景,你也就理解了他的想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时代,没有福利机制和安全保障,人民自然陷入一片恐慌与不安之中。

你也许会问,既然书中观点略显过时,那么还有读的必要吗?

小编告诉你,十分有必要。

矛盾无处不在,即使身处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勒庞发现的问题依然无时不刻地出现。

这本书始终警醒着小编,在冲突与矛盾面前,如何彰显一只文明狗应有的姿态。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02《梦的解析》

豆瓣评分:8.0 (10768人评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1939.9)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_WWW.XUNWANGBA.COM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通过对梦的剖析,提出“潜意识”与“俄狄浦斯情结”等重要概念,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思想史上三大里程碑。无法回避的基石巨著。

人为什么会做梦?

在弗洛伊德之前,“梦”始终是各个领域的不解之谜。人类无法解释梦的来源,甚至将做梦列入神学领域进行研究。

直到这本书的出现。

它被古今学者誉为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的开山之作。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是欲望的满足”。梦通常是围绕人的潜意识展开,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被满足的愿望与诉求,会化为潜意识在夜里进入梦境得到释放。

由于梦是日常欲望的随意拼凑和整合,因而经常带有荒诞和玄妙的色彩。

就像很多人曾梦见过死亡,你无须恐惧,也不必紧张。它只是预示着你渴望改变目前的某种现状,也许是一段关系的结束,你会因此获得转变与重生。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梦的认知,架起了梦境和潜意识的桥梁。

从此,人类打开了剖析自我精神世界的大门。

1,梦是可以解释的,每个梦都是有意义的

2,梦者必须将本身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说出,而不因为自己觉得那是不重要的、毫不相干的甚或愚蠢的,而不说出。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绝对保持公平。即尽量做到压制“自我观察者”(后来的“超我”)的作用。

3,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动机是某种愿望。

03《影响力》 豆瓣评分:8.6 (22784人评价)

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Robert B. Cialdini)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3年。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_WWW.XUNWANGBA.COM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顶级骗子,那他很有可能看过这本心理学神作。

在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在这些顺从行为的背后,他认为存在着6大基本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奥妙,作者用一个个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例子替我们一一阐述。

为什么超市总喜欢提供“免费试用”?为什么行骗高手们总是以换装作为一种行骗手段?为什么我们明明不喜欢某个人,却对他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

在他的细致讲解下,我们发现,原来每一次顺从行为都有它清晰而又独特的逻辑,原来影响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人发挥效应的。

小编认为,《影响力》这本书不仅能提高你的个人影响力,也能让你在面对他人影响力的时候,从容有效地应对。

它就像一面透视镜,从中你能窥见最本质的自己与他人。

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

04《自卑与超越》豆瓣评分:8.1 (2126人评价)

《自卑与超越(修订版)》内容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

什么是自卑?

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自卑,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绪。

在小编的认知里,自卑会导致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自卑而一蹶不振,陷入精神抑郁。二是,由于自卑而不甘堕落,从此奋发图强。

在面对自卑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逃避去掩盖自卑,结果往往就陷入了第一种情况。

而这本书恰好可以帮助你在这种感同身受中拯救自己。

你为什么会自卑?如何和自卑相处?如何超越自卑?所有这些关于自卑的问题,阿德勒都给出了他最为独到的见解。

小编认为,战胜自卑也就意味着战胜自我。

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由于自卑感总会造成压力,所以往往会产生朝向优越感的补偿性举动,但这些举动不是针对解决问题的。因此,朝向优越感的举动只会朝向生命中无用的一面,而真正的问题却被束之高阁或推到一边。

05《逃避自由》埃里希·弗洛姆豆瓣评分:8.9 (2801人评价)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_WWW.XUNWANGBA.COM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拒绝自由,逃避自由?

这本书讲述了文艺复兴之后,实现了精神独立的西方人民,由于集体归属感的丢失而倍感孤独与不安。于是他们以牺牲自由为代价,重新投入了集权主义的怀抱。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分析:

一个人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他必须放弃自我本身,努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独立的个人无所依托,很容易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之中。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依附权贵去逃避得来不易的自由。

小编认为,与其说这是逃避自由,不如说是逃避孤独。

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不得已将自由交付出去以获得安抚。

然而这并不能帮你重新找回已经丢失的安全感。

弗洛姆在他那个年代就已经看透了现代人的纠结状态,他对人性和自由的洞察,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闪闪发亮。

小编相信,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对自由这个熟悉不过的词产生全新的认识。

现代人为之而拼命奋斗的那个「自我」是社会的自我。别人希望他在这一社会中扮演这样的角色,发挥这样的客观社会功能,而他在主观上也错误地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社会功能当做是自我,其实这一自我并不是他真正的自我,而是社会的自我。

以上就是(心理学书籍 十个心理成熟的人,九个读过这5本书)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