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阅读

(虽有佳肴)(专题)

(虽有佳肴)(专题)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专题)

嘉肴(yáo)自强(qiǎng) 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二、划分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重点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

1、虽有嘉 肴

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旨:甘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长:促进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7、学学半

音xiào教学,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归纳梳理

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然后能自反也古义:反省今义:颠倒的,方向相背的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五、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答: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

最后引用名句,点睛之笔,点明“教学相长”的观点。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4、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由“嘉肴”、“至道” 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生动贴切,易于理解。

5、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 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答案一: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而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施展,事倍功半。

答案二:一方面,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以上就是((虽有佳肴)(专题))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