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中国地理 气候

中国地理 气候

中国地理 气候

1)冬季气温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①分布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可达50多度,最低气温处在漠河。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秦岭——淮河一线;

②形成原因:北方太阳高度小于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的太阳热量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加剧了北方严寒;在南方,冬季风受山岭重重阻挡,势力大大减弱。

2)夏季气温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①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最低气温处在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处在吐鲁番盆地。

②形成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雨季长,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1)划分依据

①农业生产实际;

②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合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2)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中国温度带比较表

(3)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空间规律: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原因:中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规律:全国大部分地区在20°C以上,气温南高北低。青藏高原和一些高海拔地区气温明显低。

形成原因:夏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是白昼比南方长。因此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温差不大。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低。

(4)夏季风进退与我国的降水

夏季风图

中国锋面雨带移动图

(5)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中国干湿地区图

(6)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气候图

特征:大陆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1)大陆性气候显著

①内容: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②成因: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

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不利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造成春寒、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2)雨热同期

①内容: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②成因: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

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北方广大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不利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造成春寒、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3)气候复杂多样

①内容: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成因: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是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不利影响: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地理 气候)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