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追忆过去,展望未来
(2020)追忆过去,展望未来
2020年是庚子年,庚属金,子为鼠;2020年也是一个闰年,长达366天,该年由于闰月,所以在农历的1年当中有2个立春,故称为双春年。
最重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
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白衣天使,无畏逆行
2020年3月25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称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他表示:“近期的预测显示,(全球)将出现经济下滑和大规模失业,这会比十二年前的金融危机更严重。”
一月
1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CCTV-16)开播。
1月2日——中国与厄瓜多尔建交40周年。
1月8日——周恩来逝世44周年。
1月11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1月9日——1月22日——2020年洛桑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瑞士洛桑举行。
1月14日——微软公司停止对操作系统Windows 7技术支持。
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开业4周年
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
1月24日——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现场直播
科比坠机
北京时间1月27日凌晨四点,NBA湖人队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在一起直升机事故中不幸去世,时年41岁。科比的离开太突然,来不及告别就陨落,一瞬间撕裂了无数人的青春。
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作为篮球运动的代名词之一,科比指引无数人走上职业篮球的道路,也是很多人的信仰和光。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力感。生命可以像曼巴精神一样坚韧,也可能像一次坠落一样脆弱。
二月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23周年。
2月27日——2·27智利地震10周年。
三月
3月1日——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6周年祭。
3月8日——MH370失踪6周年祭。
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9周年祭。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
四月
4月1日——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19周年,王伟烈士牺牲19周年、张国荣逝世17周年、雄安新区设立3周年
4月2日——香港亚洲电视停播四周年。
4月8日——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逝世七周年
4月8日——windowsXP系统退役6周年。
4月14日——4·14玉树地震10周年祭
4月20日——4·20雅安地震7周年祭
4月25日——4·25尼泊尔地震5周年祭
4月27日——汪辜会谈27周年、《板门店宣言》签署2周年
五月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10周年纪念。
5月12日——汶川地震12周年祭。
六月
6月7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6月21日——日环食。刚果(布)、刚果(金)、中非、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及中国的西藏、四川、重庆极西南角、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和台湾部分地区可见。在印度北部靠近中国边境处,食分最大达0.994,该处环食带也最窄,宽度只有21公里,这是21世纪中国能看到的食分最大、最接近日全食的日环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第二高峰楠达德维山和四川最高峰贡嘎山也在环食带内,前者很接近食分最大处。这是2012年5月21日后中国可见的首次日环食,下一次则为2030年6月1日。除日环食外,包括中国全境在内都能看到日偏食,而对云贵(南部边境除外)、长江中下游、中朝边境一带而言,到2030年前不再有任何日食,即使日偏食也没有。
七月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香港回归中国23周年、青藏铁路通车14周年。
7月6日——朱德逝世44周年。
7月7日——七七事变83周年。
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19周年。
7月17日——MH17坠毁6周年祭。
7月24日——8月9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后改期至2021年
八月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8月7日——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10周年祭。
8月8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12周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以及雷锋逝世58周年。
8月16日——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辰116周年。
九月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9月9日一一毛泽东逝世44周年。
9月10日——9月30日——一颗直径大约100到250米的小行星将会有2%的几率与地球相撞,地点可能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美国将开始“应急演练”。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9周年。
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40周年。
十月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10月3日——两德统一30周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
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9周年。
10月10日——辛亥革命109周年。
10月20日——阿联酋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开幕。
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日,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十一月
11月3日,美国第59届总统大选。
11月6日——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0周年。
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5周年。
11月21日——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
十二月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85周年。
12月12日——西安事变84周年。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3周年祭。
12月14日——日全食,智利和阿根廷南部部分地区可见。南美洲中南部、非洲西南部、大洋洲东南部、南极洲一部分地区可见日偏食。
12月15日——中国与智利建交50周年。
12月19日——中国资本市场诞生30周年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30周年。
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
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第29年
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
中国成就
1.脱贫攻坚: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2020年脱贫攻坚督查工作。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珠峰测距: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bai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成员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不仅令国旗再一次飘扬在世界之巅,还将测量觇标安置于峰顶。由于有了传统大地测量方法与现代大地测量方法的“双保险”以及大量新技术的应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有史以来精度最高的数值。这个计算不是简单地按几下计算器,而是 要经过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针对各种误差的改正计算 ,涉及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峰顶交会数据处理、重力测量数据处理、雪深雷达测量数据处理、珠峰地区重力场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7个领域。这也是为什么珠峰高度不能很快公布的原因。目前应为8848.86米
3.北斗三号开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23日宣布,3月30日成功发射的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已于4月21日准确进入工作轨道,导航有效载荷顺利开机,地面成功接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标志着卫星研制、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成功发射后至4月21日,卫星顺利完成了进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帆板展开、巡航西漂、转入对地定向模式以及5次变轨,21日10时13分准确进入工作轨道。在此期间,卫星开展了平台在轨测试工作。4月21日11时11分,星载原子钟、时频、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等导航有效载荷顺利开机;21日14时18分,地面成功接 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目前,载荷及星间链路设备在轨测试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将陆续进行。
4.民法典:民法典,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的审议,是法治的一大进步,是对我国民法领域的空白补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对公民诉求的回应。我国的法治体系是借鉴大陆法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系,而成文法又是大陆法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始终在法治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民法制度再一步步的完善,但是编纂一部成体系的民法典,依然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当行条件下,许多单行民事法律,正出现疲态,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态,对不同时期的民法规范进行整合、修改、编纂,制定除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5.港区国安法: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6.天问一号: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5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不同,我国计划通过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它由一架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按照计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
2020年7月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7月27日,“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截至8月19日23时2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距离地球约823万公里,状态一切正常。
日前,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一亿公里航程。
7.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CNNC) 和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CGN)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2020年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8.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Change 5),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将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9.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面向中国空间站运营及未来载人探月需求而研发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器,全长8.8米,发射质量21.6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10余项实验载荷。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太阳帆板展开及捕获太阳、中继天线展开并建立中继通信链路和四次自主轨控等一系列工作。
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0.南昌舰:南昌号驱逐舰(英文:Nanchang Destroyer,舷号:101,简称:南昌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055型驱逐舰首舰。
南昌号驱逐舰装备130毫米舰炮、1130近防炮、红旗-10防空导弹、32管多功能发射器、新型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双直升机机库。该舰可发射反舰、防空、反潜导弹及对陆攻击远程巡航导弹,同时新增反导作战能力。该舰应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无线电电子技术,装备了更先进的对空和对海雷达。
2020年1月12日,南昌舰正式入列服役。
11.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12.鲲龙600:鲲龙-600(AG600):是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一期产品),原预估最大平飞速度555公里/小时,一期产品为500公里/小时。2017年2月13日成功试飞。
该机主要用于水陆两栖,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飞机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四台WJ-6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这是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1-3]鲲龙-600是中国低档水栖飞机水轰5时隔30多年的继任者。
7月26日,“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13.九章:“九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该原型机达成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称“量子霸权”)。
14.人造太阳: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建造约需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参加ITER计划谈判,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国参加ITER计划是基于能源长远的基本需求。2013年1月5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宣布,“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辅助加热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2020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今年,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有衰亡,有进步,人类终究磕磕碰碰走过了这一年,对此,我想说的就是,
虽有遗憾,但请前行!
以上就是((2020)追忆过去,展望未来)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