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科普向)关于断章取义

(科普向)关于断章取义

(科普向)关于断章取义

最近在读古籍,想起了很多被断章取义的句子,所以稍作整理(当然不全,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关于“断章取义”的解释,及其是如何来的,如何变化的,在最后讲

关于一些译文的含义,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方指一定的去处

二、三思而后行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PS

此句略有争议

一般解释为,孔子认为行动更重要,思考两次就行了,不要想太多(畏惧)而不行动

同时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再斯可矣是指可以再多思考几次

三、以德报怨

原文

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公平正直的判断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PS

不记得是孔子还是孟子里哪篇

我忘记了(-ω-)

有个故事是说,做了坏事是要惩罚,不惩罚本身也是一种坏事,因为做了坏事没有受到惩罚,他还会再去作恶,不仅是害了别人,也相当于害了他

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就越大。

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更行不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虚静任其自然发展。

PS

这句话现代各种网文中看过很多吧( • ̀ω•́ )✧

不过一部分是由于现代语言方式,和二元思考方式(不是二次元,是指非黑即白)造成的理解错误

当然更多的是小说家们的刻意描写( ̄ー ̄)

这句话不是说天地、圣人都是作恶的,而是对万物一视同仁( ̄. ̄)

五、学而优则仕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PS

这个应该很多人知道,因为我记得课文里有过

但是还是发现有些人理解(或刻意宣传),学的好的人去做官,当然我对这种观点不做判断

只是子夏的原意是:

一要好学(已经做了官的人也要不断学习)

二要有责任(达则兼善天下,现在还没做官,但是已经有能力的人,要想着去做一些大事)

六、言必信行必果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

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

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

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PS

此处小人不是指坏人,古代小人指等级,孔子说的“小人”指比较低等的士

同时孔子也不是说,言信行果不重要,而是说只知认死理的是比较低等的人才

PSS

孟子对此句有相应的回答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的意思不是要你不守信,而是说“义”是更重要的

(比如说,如果为了守信而要杀人,你选择杀不杀呢?)

同时再说两个由于语言的发展,而导致词义变化的例子

一、人尽可夫

原文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左传·桓公十五年》

春秋时,郑厉公因祭仲专擅国家大权,害怕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结果被祭仲的女儿,也就是雍纠的老婆雍姬预先得知。

内心还没想好站在哪边的雍姬,回到娘家后先问了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

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便将丈夫的谋划告诉了祭仲。此后,雍纠被杀,郑厉公逃离郑国。

PS

这个事有点...那啥(挠头)

就是一个女婿要杀老丈人,然后女儿知道了( ̄ー ̄)

不对这事做判断,只说这个词

人尽可夫是指丈夫是从合适的男人中选出来的,但是父亲只有一个

现代语言中为贬义,多指女性生活不检点,作风混乱

二、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典故正史无载,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

原文

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PS

这小说里的就不用译了吧(我总记得这段语文课本里也有(・ω・))

很清楚的意思,能娶到这么好的女子,要放在金屋里面ヾ(^∀^)ノ

现代语言中为贬义,多指男性在外面有情人

最后,该说断章取义这个词啦ヽ( ̄▽ ̄)ノ

终于到了( ̄ー ̄)

断章取义

原文

癸臣子之,有宠,妻之。庆舍之士谓卢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馀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

卢蒲癸做了庆舍的家臣,受到宠信,庆舍就把女儿嫁给了卢蒲癸。庆舍的家臣对卢蒲癸说:“男女结婚要区别是否同姓,您却不避同宗,为什么?”卢蒲癸说:“同宗不避我,我怎么能独独避开同宗?比如赋诗时的断章取义,我取我所需要的就是了,哪里知道什么同宗不同宗?”

PS

原意是指,在写诗时,可以取其中某一部分需要的就好了(这个东西就很中性了)

现在是很贬义的一个词,因为现代断章取义的人,总是用来做坏事

PSS

所以我最后要讲讲

断章取义

和语言发展中的

名词含义变化

的区别

为什么我上面举了6个断章取义的例子,而说下面两个是语言的词义变化呢

是因为上面六个在扭曲别人的观点,并对其他人造成一种误导

比如总有人宣传“孔子说:以德报怨”

但是这不是孔子的意思

这是别人问孔子的

孔子的意思是“以直报怨”

所以是通过断章,扭曲了孔子的意思

现代的断章取义,也多是如此

比如有人嘲笑张召忠的“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

这些断章取义,在传播时表明这是某人的观点,然后进行了扭曲

就对其他人造成了误导,以及形成一种造谣,同时侵害了原观点者的名誉

所以现代语言中的断章取义总是一种贬义

另一种是语言发展

语言是一个中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工具

是人类用来互相交流的,所以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属性

语言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很多新的含义

现代的很多梗都具有这种情况

比如“老司机”,本来只是指司机,现在则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含义

再比如“成长”,“空降成功”

以及“666”,“2333”

其中的典型是“橘子树”,断章而来

这些词语在交流过程中,并没有宣传和扭曲他人观点,只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当然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同时也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名誉

所以现代的断章取义逐渐成为了一个极具贬义的成语

大家也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断章取义

当然更重要的是

下次有人跟你说“孔子说:以德报怨”

你可以一句“孔子还说:何以报德”

怼回去 /滑稽

以上就是((科普向)关于断章取义)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