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学习经历 认知和习惯
谈谈我的学习经历 认知和习惯
近期有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在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上一篇《致高中生:拒绝假装努力》已经做了一些回答,但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思考研究很久了,也一直在尝试解决办法,但还没有最终答案。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学习认知和学习习惯的问题,需要孩子自己悟透。本篇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历、认知和习惯,希望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新的认识。
学习经历
我从小生活在乡下,在帮助家里干活这方面是个坏榜样,懒得出了名,听到的都是别人家的谁谁谁怎么样,但是在学习这块,我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基本都是第一名,中考是县状元,高中搞物理竞赛,高二第一次参赛,在仅仅学了一个多学期的情况下,拿到了省赛区的全国三等奖,遗憾的是在高三第二次参赛,仅仅拿到全国二等奖(这是一届让选手落泪,让教练愤愤的偏题怪题),没有获得保送资格只能参加高考,最终在发挥不佳的情况下,还是考上了北航。
我的学习经历,虽然不是特别辉煌,但也算是所谓的“学霸”。我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也不是因为勤奋,当老师后看了这么多孩子,有多少智力碾压我的,有多少努力到让我感动的,但成绩就是平平甚至靠后。我想了想他们和我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习认知和学习习惯上。
学习认知
1. 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只是辅助
这一点,我从小学开始就认识到,我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或老师的表扬而学。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长期坚持努力学,而不会靠着一波鸡血、一碗鸡汤兴奋十天半个月就蔫了;也只有认识到这点,才会主动去思考解决学习问题,而不会简单地把问题抛给老师,得到一个廉价的回答。
2.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事,欲速则不达
有个老掉牙的比方:学习就像盖房子,基础知识就是地基,地基打不好,越往上盖越危险。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总有很多孩子不重视基础知识,听一会,看几下,感觉很简单,甚至一些中档题也能囫囵地凑出答案来,然后就以为自己全懂了,结果稍微综合点的练习或考试就漏洞百出。其实检验自己有没有搞懂刚学的基础知识,最好的测试就是做最基础的概念判断题和选择题,每一个判断和选项能不能都清楚明白,还能举出例子来,才能算基本懂了。
我上学的时候,很喜欢找一张白纸,不看书的情况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基础的概念按照逻辑顺序罗列出来,哪些懂了,哪些半懂,哪些不懂在回忆思考的时候就全清楚了,不懂的再去翻书。每一节每一章每个模块都这样去做,基础自然就很扎实了。
3. 树立学习信仰——没有什么题目能难倒我
可能是我从小学开始就把“尖子生”这个人设立起来了,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内心会有一种类似信仰的声音——没有什么题目能难倒我,尤其是在我的强势科目上。因为有这种信仰,遇到我想了很久都找不到思路的题目,不仅不会感觉沮丧,反而更加兴奋,更加斗志昂扬,一定要解决它,不然睡不着觉,一旦解出来了,那种成就感就像中了500万大奖似的。
学习习惯
1. 框架与逻辑
拿到一本教材,我首先看它的目录,目的不是简单地看看它有哪些内容,更重要的是看它整本书的内容框架是什么,各章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虽然光看目录不可能马上看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但始终带着这种框架和逻辑的意识习惯去学习,让我的知识结构条理清楚,逻辑分明,不知不觉中效率就比别人高了。
为了更好地理清知识的框架体系,我最喜欢用的依旧是思维导图工具,像默写古诗一样,把一个章节或一本书的的内容,凭着记忆理解、逻辑关系一层一层地写出来,比如一个定理,包含它的内容、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典型例题、二级推论等等。一个公式,可以展开成几页纸,一本书,也可以浓缩成一张纸,这就是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能力。
2. 归纳与提炼
归纳是把无序的东西变成有序,人类天生对有序的东西记得牢,用得好。归纳的方法跟上面整理知识框架一样,我的一个好习惯是,一旦我感觉有几个知识概念交织在一起,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的时候,我一定会停下来把这个概念好好地去辨析清楚,好好地去归纳一遍。
提炼就是把一些解题常用的思维习惯、解题顺序提取出来,形成通用的解题方法。我经常在做了一些题目之后,会发现有几道题很类似,解题思路都差不多,然后我会把这几道题都拿出来放一起,看看它们题设的共同点(题设条件),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方法步骤),要注意哪些问题(防坑提醒),这样一类题型方法就提炼出来了。
3. 错题,盖住答案多写几遍
错题,尤其是那种认真思考还写错或写不出来的题,一定意味着我在这里边要么存在知识错漏,要么方法错漏,甚至是思维错漏,这个错漏一般不是简单地看懂答案就能补上的。遇上一道这样的错题,我往往会停下来研究许久,上下左右地对比我的思路方法跟答案的哪里不一样,把背后的解题逻辑彻底搞清楚,然后盖住答案完整地重写一遍才放它走,过段时间还要再拿出来写上一两遍,直至对它非常熟悉。
除了这些习惯,提前预习,认真听讲,按时交作业当然也是我的习惯,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经历、学习认知和学习习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一样,认知和习惯也各不相同,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习惯至关重要,希望对你有所借鉴。
以上就是(谈谈我的学习经历 认知和习惯)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