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9月4日下午,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胜利发射成功!这种类似于“空天飞机”的航天器,将给我国航天事业带来质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9月4日下午,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胜利发射成功!这种类似于“空天飞机”的航天器,将给我国航天事业带来质的飞跃!

据《环球时报》社交媒体平台报道,4日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报道称,该媒体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于当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2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报道指出,试验航天器成功在轨运行之后,将稳定飞行一段时间,再返回位于我国内陆的预定着陆场地。这一航天器将按计划,开展多种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为我国的和平利用太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是指空天飞机,又或者航天飞机。世界上典型的该类别代表性航天器,包括美国航天飞机、美国X-37B空天飞机、SpaceX“龙”飞船等等,现在我国也迈入了这一领域。

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是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多次重复使用,涵盖发射、入轨、返回大气层、降落回收的航天器。这与传统的航天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的航天器在使用结束后往往无法回收、再次使用,例如普通卫星等航天器在寿命到期后,将再入大气层燃毁。

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有的是借助气动力返航的飞行器,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和X-37B,它们像普通卫星一样通过运载火箭垂直发射升空,然后在返回的时候像飞机一样借助气动力实现减速、滑翔,最终安全的在跑道上平飞着陆。

有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需要以可靠的受控方式脱离轨道和重返大气层。为此,航天飞机、SpaceX的“龙”号有着自己的返回发动机,用于脱离轨道。

美国航天飞机这样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需要在跑道上水平降落,像飞机一样返航、降落,有着很像飞机的机翼和起落架。这些要点通常约占用9-12%的航天器重量,这是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的缺陷之一,为了弥补这一重量,要么减少有效载荷,要么增加了航天器的整体重量尺寸。一般这类航天器使用大三角翼布局的飞机外形,使用运载火箭发射,然后在完成任务后, 减速、再入大气层、滑翔降落,实现重复使用。

而可重复使用的飞船,采用垂直降落方式,目前“龙”飞船用降落伞减速,降落在冲击较小的水面上。SpaceX公司的“龙”号是可重复使用的飞船目前唯一完成实际运载任务的成功案例。它的衍生品“载人龙”飞船,完成了载人飞行,也使用降落伞在海上降落。

这些航天器的热保护系统 TPS非常复杂,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增强碳-碳和烧蚀材料。在历史上,这些材料首先在洲际弹道导弹发展。但是,可重复使用空间系统的要求与一次性再入飞行器的要求不同,特别是在隔热罩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可重复i使用航天器需要配备能够承受多次热循环、持久耐用安全的高效能隔热涂层,这是开发新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一项关键要求。

传统的烧蚀防热罩是非常可靠的,但它们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很重。在航天飞机上使用的增强碳隔热瓦很脆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灾难证明了这一点。制造一种耐高温但轻便有效的隔热瓦,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一个挑战。

无论是美国航天飞机、X-37B还是“龙”飞船,在着陆后可能需要进行翻新,比如修复更换隔热瓦,为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飞行做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很昂贵,在航天飞机的例子里,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使得重复使用实际上变得意义不大。

然而,最新一代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已经把两次任务的间隔显著缩短,X-37B空天飞机和“龙”飞船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一类航天器的实际意义是航天飞机无法比拟的。

随着我国第一次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发射成功,我国也迈入了这一航天最新技术领域,领先于俄英法德等国家。这是我国太空事业、科技事业的一个伟大突破!

延伸阅读: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 按时间顺序:

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过美、苏、法、日第一颗卫星之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从1975年开始迄今,我院研制的17颗返回式卫星先后发射并成功回收16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我国空间事业实现了由科学实验到应用的转变,卫星研制技术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5.1981年,我们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6.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7.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并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现代小卫星等4个系列的卫星平台,这些卫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将有效地提高卫星可靠性和寿命,同时还将大大加快研制速度,努力达到年均研制4到6颗卫星的能力。

9.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能力的卫星工程体系,不仅能够研制各类应用卫星,而且能承担更复杂空间飞行器的研制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迎来了中国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其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航天发展重要历程碑:

里程碑之一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里程碑之二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里程碑之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升空。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名航天员升空。

里程碑之四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里程碑之五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目的主要是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了高精度成像。

宝,喜欢(中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记得收藏一下,以后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