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大一新生必备(大学生必备秘籍来喽)

大一新生必备(大学生必备秘籍来喽)

大一新生必备(大学生必备秘籍来喽)

天气越来越热,暑假也快要来到了,暑假期间高温炎热,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悲剧往往发生在放松警惕的时候,等到悲剧敲响警钟的时候,代价过于沉重!溺水危险不可抗,但如果提前知道预防溺水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溺水机率,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暑假居家期间,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等相关安全知识刻不容缓!

防溺水“四不要”

❎不要独自下水游泳;

❎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

❎不要在水源周边戏水。

防溺水“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三大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在电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其实从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数受害者都会游泳,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状况:水下的世界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缠住你的脚、碎石可能划破你的脚、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脚……让你无法施展你的游泳技术,进而发生意外。并且你的身体状况,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空腹等也会让你无法正常游泳,从而导致溺水。

误区三: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

我们不时会在新闻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导致多人溺水的悲剧,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我们都很揪心!我们都能理解,看到亲人或同伴突然溺水,在情感上、道义上,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自己去拉一把或拽一下,但这一拉往往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让自己溺水!

救人的方式有千万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

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我们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认识: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术难度的,没有受过水中专业训练的人员,很难救援成功。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尽可能保持冷静,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如果被水草缠住,切勿胡乱挣扎,若周围没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潜入水中解开水草缠绕。

不会游泳的人

✅不会游泳的人最好的溺水自救就是提前预防。河边石块上的青苔,松软的泥土都有可能是导致落水的原因。

✅如若不慎落水,应保持冷静,尽可能放松身体让自己保持漂浮或者借助身边漂浮物帮助自己漂浮。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被救援时,需要镇定配合救援人员,不乱挣扎,不猛拽。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防溺水安全知识顺口溜

同学们,注意听。

安全牢牢记在心, 夏天游泳防溺水。

河沟水库和池塘, 千万不能胡乱行。

会游的,别逞能, 水深沟底乱草生。

一旦发生溺水害, 喊人救命没人听。

不会游的更可怕, 稍不留神要了命。

千万注意防险情, 安全牢牢记在心。

游泳就去游泳馆, 安全清洁更轻松。

以上就是(大一新生必备(大学生必备秘籍来喽))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