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川大溪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川大溪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川大溪文化

在湖北省发现的重要遗址已有20多处,著名的有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宜昌中堡岛、清水滩,松滋桂花树,江陵毛家山等遗址。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

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

长期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彩陶纹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

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

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盘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

大溪文化先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在许多遗址的红烧土块中夹有稻壳和水稻的茎叶碎末。一些遗址还有较多稻壳和稻草灰烬出土。红花套、关庙山两处属于大溪文化中期阶段的稻谷是粳稻。

这个古老文化的各氏族常用的夹炭陶器,是以炭化稻壳粉末作为合料的,足以说明种植稻类作物已十分广泛。在三峡谷地,缺乏适于农耕的沃土,采集和渔猎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

如清水滩等遗址的堆积中包含大量鱼骨和兽骨,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在大溪文化遗址中,一直没有发现成批的或数量较多的收割农作物的工具,为数甚少的石刀、蚌镰显然主要不是为了收割水稻使用的,而是用于采集活动。

这表明,大溪氏族部落收割稻谷不是像黄河流域那样用刀掐割粟、黍穗头,也不是连杆割取,而是在田间带莛薅拔,再捆扎成把晾晒。

这种收获方法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比较普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氏族部落、马家浜氏族部落大都如此。

稻谷的去壳加工,主要用杵和臼。在红花套遗址发现了两处保存较好的地臼,是一种锅底状的圆坑,周壁坚硬光滑,附近还有木杵的遗痕,是一种长一米多,中部较粗,两端呈圆头的稻米加工工具。

这一发现,证实了《周易·系辟下》关于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的记载。此外,在许多遗址中还出土了舂米用的陶臼,还出现了一些直接利用形体合适的河卵石做成的石杵。

在红花套、关庙山发现的房屋基址,普遍经过烧烤,已成红烧土建筑。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类,前者常呈圆形,后者多属方形、长方形。

地面起建的房子,往往先挖墙基槽,再用黏土掺和烧土碎块填实,墙内夹柱之间编扎竹片或小型树干,里外抹泥。

室内分布柱洞,挖有灶坑或用土埂围筑起方形火塘。居住硬面的下部,常用大量红烧土块铺筑起厚实的垫层,既坚固又防潮。有的房顶系铺排竹片和植物秆茎,再涂抹掺有少量稻壳、稻草末的黏土。

有的房子还有撑檐柱洞或专门的檐廊,或在墙外铺垫一段红烧土渣地面,形成原始的散水。可见为适应南方的气候条件,建造住房已采用了多种有利于防潮、避雨、避热的技术措施。

大溪文化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陶业和石器制造业。长江中游氏族部落当时的制陶业有其自身的创造。划城岗遗址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址,先在地下挖坑,结构分为斜坡状火道、火膛、窑室、出烟口几部分。

窑的底和壁都用大块红烧土铺垫或垒砌而成。待烧制的陶器就摆放在平台上。这种陶窑使用的材料和构筑形式,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尚属少见。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色。盛行圆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绳索纹、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

主要器形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豆、簋、圈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石器中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颇具特色。

有很少的穿孔石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器。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

在大溪文化圈共发现300余座大溪文化的墓葬。其中大溪墓地的最多,人骨保存较好。该墓地死者头向普遍朝南,除个别为成年女性和儿童的合葬墓外,绝大多数实行单人葬。

葬式一类为直肢葬,数量占半数以上,以仰身直肢为主;另一类为屈肢葬,其中多数是仰身屈肢,以双脚压在髋骨下的仰身跪屈葬和下肢向上□曲的仰身蹲屈葬最为特殊。下肢弯曲程度很大的屈肢葬,当是将死者捆绑后埋葬的。

绝大多数墓有随葬品,最多的30余件。女性墓一般较男性墓富。有的石镯、象牙镯等饰物,出土时还佩戴在死者臂骨上。在几座墓里发现整条鱼骨和龟甲,有的把鱼摆放在死者身上,或是置于口边,也有的是两条大鱼分别垫压在两臂之下。

以鱼随葬的现象,在我国新石器文化中尚属少见。另外还有以狗作为牺牲的。大溪墓地儿童与成人的葬制基本相同,但在红花套和关庙山则是瓮棺葬。

大溪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当时的人过着定居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活;使用石制生产工具,并且打制石器仍占有相当分量;制陶业是当时主要的手工业。大溪文化向前发展,为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所继承。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谢谢!

以上就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川大溪文化)全部内容,收藏起来下次访问不迷路!